ID: 23984980

2026年广西高三年级学业水平考试统编版《政治》复习课件:必修 1(共42张PPT)

日期:2025-10-08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7次 大小:45644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6年,复习,PPT,42张,必修,课件
  • cover
(课件网) 2026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政治》复习课件 靶向达标巩固 必修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知识梳理 第—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一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1.原始社会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社会生产力非常低下。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2)原始社会的解体:生产工具改进→生产力水平提高→个体劳动盛行→生产资料私有制→贫富分化→阶级。 (3)私有制确立的标志:生产力发展,土地变成私有财产。 2.奴隶社会 (1)生产关系: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2)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 (3)社会主要矛盾: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之间的矛盾。 (4)国家的本质: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3.封建社会 (1)生产关系: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有少量土地,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外,还能留一部分归自己支配。 (2)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3)社会主要矛盾: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 (4)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君主专制、等级森严。 4.资本主义社会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的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二是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作为资本。 (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4)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 (5)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尖锐化不可避免,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1)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 (2)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3)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2.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1)两大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2)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发表。 3.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1)十月革命(1917 年):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①亮点: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是: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②意义: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2)多国实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2.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 (1)性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