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85591

2025-2026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月考综合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日期:2025-09-28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88次 大小:2961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2026,元月,参考,试卷,综合,学年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2025-2026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月考综合测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得分 积累与运用(共40分) 一、读句子,根据拼音写汉字(8分) 1.秋日的山林里,qīng liáng的风拂过枝头,chéng shú的野果挂满枝头,远处的bō li般的湖面映着蓝天,格外美丽。 2.站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我们yì lì不动,望着石碑上的名字,心中涌起对英雄的jìng pèi,也更加珍惜如今的和平生活。 3.月光下,丁香花的yōu xiāng弥漫在空气中,她披着白色的yī jīn,站在花旁,神情huǎng hū,仿佛在与花朵对话。 二、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 A. 壮烈 抱怨 自做自受 B. 悬崖 旗帜 居高临下 C. 迷蒙 报怨 余音绕粱 D. 屹立 次序 技高一愁 三、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他在演讲时滔滔不绝,台下的观众却听得恍惚,纷纷低头玩手机。 B. 经过不懈努力,他的成绩终于一落千丈,成为班级的佼佼者。 C. 看到战士们为保护群众受伤,在场的人都热血沸腾,主动上前帮忙。 D. 这片草原十分单薄,一眼望去全是绿色,让人心情舒畅。 四、下列诗句与作者、诗题对应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孟浩然———《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B.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孟浩然———《宿建德江》 C.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D.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王维———《过故人庄》 五、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3分)( ) A. 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 B. 教室里,同学们有的在读书,有的在写字,有的在讨论问题。 C. 春天是温柔的,她轻轻抚摸着沉睡的大地。 D.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六、名句填空(10分) 1._____,死而后已。———诸葛亮 2._____,视死忽如归。———曹植 3.祖宗疆土,_____,_____。———李纲 4._____,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5._____,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七、文学常识填空(6分) 1.《开国大典》描写了_____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时的盛大场面,作者通过对_____、_____、_____等场景的描写,展现了人民的喜悦之情。 2.《狼牙山五壮士》中,五位壮士分别是马宝玉、_____、_____、胡德林、胡福才,他们为掩护大部队和群众转移,英勇跳崖,展现了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3.《草原》的作者是_____,他的代表作还有《_____》《四世同堂》等。 八、口语交际(4分) 在“难忘的瞬间”主题分享会上,你会选择哪一个生活瞬间分享?请简要描述这个瞬间,并说明难忘的原因。 _____ _____ 阅读理解(共35分) 阅读理解(35分) (一)课内阅读(15分) 《开国大典》(节选)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1. 下列对“直奔会场”中“直奔”一词的理解,最准确的是(3分)( ) A. 铁路工人跑步进入会场,速度很快 B. 铁路工人心里急切,直接朝着会场去,体现对开国大典的期待 C. 铁路工人不认识路,只能朝着一个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