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85729

辽宁省鞍山市高新区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有答案)

日期:2025-09-2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62次 大小:727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辽宁省,鞍山市,高新区,2024-2025,学年,六年级
  • cover
2025—2026学年度小升初语文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 1. 请你用楷书认真抄写下面这段话。注意书写正确,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2. 请给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读书铸(1)就一个国家的文化根基。国家的富强和téng(2)飞必然要以知识níng(3)聚力量,而读书是知识的重要来源。在知识经济社会,读书是创造力和活力的起点,是文化底蕴(4)的基石。 (1)_____ (2)_____ (3)_____ (4)_____ 3. 根据学过的查字典的知识填空。 “顾”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_____”再查_____画。“顾”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回头看;②拜访;③照管,注意;④文言连词,但,但是。在下列词语中“顾”应选何种解释(填序号)三顾茅庐_____,奋不顾身_____。 4. 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关爱,让人的心灵变得高尚,关爱_____了生命原野的厚度,_____了灵魂海拔的高度,_____了幸福人生的广度。 A. 增加 提升 扩展 B. 提升 增加 扩展 C. 增加 扩展 提升 D. 扩展 增加 提升 5. 在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_____是一些被人们看成是废物的东西,往往_____有其不容忽视的存在价值。_____正确地认识它们,_____能趋利避害,造福人类。 A. 既然 就 只有 才 B. 即使 也 只有 才 C. 既然 就 既 又 D. 即使 也 既 又 6.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六年的时光匆匆过去,在毕业晚会上,同学们回首往事不禁潸然泪下。 B. 这些“中国好人”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已经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C. 李明真是别出心裁,制作的飞机模型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D. 争当“美德少年”的活动开展以来,班上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7.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老师的耐心教导,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B. 七月的内蒙古草原,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C. 为了防止盗窃事件再发生,相关部门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D. 我们不但拥护他,而且从前反对他的人也拥护他。 8. 下列哪个事例不能充分说明“有志者事竟成”这个观点?( ) A. 司马迁从小立志编写史书,虽遭酷刑仍坚持不懈,最后终于写成《史记》 B. 苏东坡治理西湖时,想方设法挖泥堆堤,还设立三座石塔为标记。 C. 齐白石几十年从没有停止过挥毫作画,最终成为中国近现代绘画大师。 D. 爱迪生迷恋电学,毕生孜孜不倦,拥有上千项发明专利。 9.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一项是( ) A. “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李萌说:“我一定要把它拍摄下来!” B. 他最喜欢的一门学科就是———数学。 C. “你这是怎么啦?小雯。”妈妈关切地问道。 D. 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复活》等。 10. 下列对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②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③大树用树叶给小动物们写信,告诉它们冬天就要来了:要赶紧准备过冬的粮食。 ④老虎站在远处的石头上大吼一声,那声音响彻云霄,震得山也动了。 A. 排比 拟人 比喻 夸张 B. 排比 比喻 拟人 夸张 C. 排比 夸张 比喻 拟人 D. 排比 比喻 夸张 拟人 11.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颜真卿、柳公权和赵孟頫都是以楷书著称的书法家。 B. 苏轼是宋代词人,他与苏辙、苏洵并称“三苏”。 C. “煮酒论英雄”是《水浒传》中的故事情节,“三借芭蕉扇”是《西游记》中的故事情节。 D. “而立、不惑、花甲、古稀”分别指的是人三十岁、四十岁、六十岁、七十岁。 12. 对四大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猪八戒———大战二郎神———《西游记》 B.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