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86911

高中物理2019必修第二册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单元测试(含解析)

日期:2025-10-20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5次 大小:4013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高中,宇宙,解析,测试,单元,航行
  • cover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高中物理2019必修第二册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一、单选题 1.某手机实现了手机卫星通信,只要有卫星信号覆盖的地方,就可以实现通话。如图所示,三颗赤道上空的通信卫星就能实现环赤道全球通信,已知三颗通信卫星的离地高度均为,地球的半径为,地球同步卫星的离地高度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不计地球自转对重力加速度大小的影响),引力常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的质量为 B.地球同步卫星运行的周期为 C.该通信卫星运行的周期为 D.三颗通信卫星与地球的万有引力大小一定相等 2.2010年10月1日,我国成功发射“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器,在探测器靠近月球的过程中(探测器质量不变),月球对它的万有引力(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无法确定 3.“千帆星座”首批组网卫星的发射仪式于8月5日在太原举行,这标志着中国版“星链”计划已全面启动。根据规划,一期将发射1296颗卫星,未来将构建一个由超过1.4万颗低轨宽频多媒体卫星组成的网络。现如今地球同步静止轨道资源利用已接近饱和,中低轨资源争夺将更趋激烈。下列有关低轨卫星与距地表约36000公里的同步卫星之性质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比低轨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 B.低轨卫星的通讯传输时间较长 C.同步卫星的线速度比低轨卫星的线速度大 D.在正常运行条件下,每颗低轨卫星覆盖的地表通讯面积较小 4.1797年至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完成了一项伟大的实验———在实验室中测量了两个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他把这项实验说成是“称地球的重量”(严格地说应是“测量地球的质量”),在这个实验中首次测量出了(  ) A. 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 B.月球的质量 C.万有引力常量 D.月球的公转周期 5.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人轨状态设置,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对接过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神舟十六号飞船处于半径为的圆轨道Ⅰ,运行周期为T1,线速度为,通过变轨操作后,沿椭圆轨道Ⅱ运动到B处与天和核心舱对接,轨道Ⅱ上A点的线速度为,运行周期为T2;天和核心舱处于半径为的圆轨道Ⅲ,运行周期为T3,线速度为;则神舟十六号飞船(  ) A. B.T1>T2>T3 C.在轨道Ⅱ上B点处的加速度大于轨道Ⅲ上B点处的加速度 D.该卫星在轨道Ⅰ运行时的机械能比在轨道Ⅲ运行时的机械能大 6.如图为一退役卫星绕地球M运动的示意图,卫星先绕虚线圆轨道运行,在B点处变轨进入椭圆轨道,A、B分别为椭圆轨道的近地点和远地点,A点与地球球心的距离为a,B点与地球球心的距离为b,半短轴的长度为c,当退役卫星运动到A点时,再次变轨进入大气层以实现回收太空垃圾的目的。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引力常量为G,地球质量为M)(  ) A.退役卫星沿椭圆轨道从B点经C点运动到A点的过程中,速率先减小后增大 B.退役卫星在C点的加速度大小 C.若要将退役卫星带回地球大气层,微型电力推进器需提供动力使其加速运动 D.退役卫星在A点变轨刚要进入大气层的速度比虚线圆轨道的速度小 二、多选题 7.如图所示,在发射地球卫星的过程中,卫星首先进入椭圆轨道I,然后在Q点通过改变卫星速度,让卫星进入较高圆轨道Ⅱ,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在轨道Ⅱ上的运行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B.卫星在椭圆轨道Ⅰ上,经过P点的线速度等于经过Q点的线速度 C.卫星在轨道Ⅰ上Q点的加速度等于在轨道Ⅱ上Q点的加速度 D.卫星在轨道Ⅰ上与地心的连线和在轨道Ⅱ上与地心的连线在相同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 8.“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制开发的区域性三维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CNSS),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