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十三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二节 熔化与凝固 小明在新闻中看到,北方下雪天,人们为了出行方 便,常常向积雪的公路上撒融雪剂(主要成分为氯 盐),以尽快地融雪,避免路面过滑。在相同的气温 下,为什么撒了融雪剂后的冰就会熔化呢? 1. 态、 态和 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 态。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从 向 变化的过程,叫做物态变化。 固 液 气 一种状态 另一种状 态 2.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 ,物质从液 态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 。 熔化 凝固 3. 晶体 确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 确定 的熔化温度。石蜡、塑料、玻璃、松香、沥青等都是 非晶体。 有 没有 4. 物理学中将 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晶 体 时的温度叫凝固点。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 固点是 的。有没有熔点是区分晶体和非晶体的 一个重要标准。 晶体 凝固 相同 5. 晶体熔化条件: , ;晶体 凝固条件: , 。 达到熔点 持续吸热 达到凝固点 持续放热 知识点一:熔化、凝固的图像 如图所示是某物理兴趣小组进行“探究 某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时,根 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晶体 (2)由图可知,晶体熔化时的特点为持续加热,温 度 ,该物质的熔点为 ℃。 保持不变 40 (3)在第6 min时该物质处于 态。 固液共存 1. 四种典型图像。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是晶体有熔点和凝固点(确定的熔化和凝固温度),而非晶体没有。首先通过观察图像中是否有一段与时间轴平行的线段,可判断出该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然后根据整个过程温度是呈上升趋势还是下降趋势,可判断出是熔化图像还是凝固图像。 2. 晶体图像信息。 (1)熔点(凝固点):平行于时间轴的线段所对应的 温度。 (2)熔化(凝固)过程的特点:物质熔化(凝固)过 程中,持续吸(放)热,而温度不变。 知识点二:熔化、凝固的条件 右图是探究冰的熔化实验,烧杯和小试管中都放有 一定量的冰和水,对烧杯进行加热,当烧杯里的冰熔化 一半时,小试管里的冰将( D ) A. 完全熔化 B. 熔化一半 C. 开始熔化 D. 不熔化 D 判断温度达到熔点之后的晶体能否继续熔化,关 键是判断晶体温度达到熔点后能否从外界继续吸收热 量。当外界温度小于或等于晶体的温度时,晶体因为 不能继续吸热将不会熔化。 1. 下图是某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 的图像,下列从图像获得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A ) A. 该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40 ℃ B. 在0~5 min内,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 C. 物质在BC段不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D. 物质在CD段处于液态 A 2. (2023·北京)将某种金属制成的勺放入15 ℃的水 中,金属勺没有熔化;将该金属勺放入45 ℃的水中,发 现金属勺逐渐熔化。该金属的熔点可能是( B ) A. 10 ℃ B. 30 ℃ C. 50 ℃ D. 60 ℃ B 3. (2024·南平模拟)“热熔紧固”技术在机械制造 行业中广泛应用。如图所示,螺纹钉在金属板材表面 上高速旋转,使其瞬间达到上千摄氏度,板材局 部 成液态,螺纹钉完全拧入板材后停止转 动,经冷却 后,板材就牢牢套住螺纹钉。 (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熔化 凝固 4. 图甲所示是探究晶体海波熔化过程的实验装置,图乙 是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乙可知,海 波熔化时需要 且温度 。BC段对应 温度如图丙所示,则海波的熔点是 ℃,可选 用 (选填“实验室温度计”或“体温 计”)进行测量。 吸热 保持不变 48 实验室温度计 (
课件网) 第十三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五节 跨学科: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 全球变暖会导致冰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