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88632

11.3 电荷 题型梳理 讲义(含答案)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2024)九年级全册

日期:2025-09-29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0次 大小:18466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11.3,电荷,题型,梳理,讲义,答案
  • cover
北师大版(2024)九年级全册11.3 电荷 【题型1】原子及其结构 【典型例题】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质子、中子和电子均属于带电粒子 C.银河系、地球、电子、分子是按照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 D.卢瑟福建立了类似于行星绕目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举一反三1】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排斥力 B.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恒星是不动的 C.扫地时灰尘飞舞,说明分子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 D.电子、质子、原子是按照由小到大的尺度排序的 【举一反三2】将摩擦后带正电的泡沫餐盘放在桌面,将几个不带电的泡沫小球放在餐盘上使小球带电,会看到小球上下跳动,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餐盘带正电是因为得到了电子 B.小球与餐盘接触瞬间,电流方向是从小球到餐盘 C.小球由于与餐盘带有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向上运动 D.摩擦后的餐盘发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内能 【举一反三3】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说明电子可以再分 B.海绵容易被压缩因为分子间隙大 C.卢瑟福发现了电子并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 【举一反三4】如图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乙处粒子整体不显电 B.甲处粒子带正电 C.甲处粒子是核外电子 D.在通常情况下,整个原子对外显负电 【举一反三5】如题图所示是氦的原子模型示意图,原子是由 和 构成,在B结构中不带电的是 。 【举一反三6】如图所示是说明原子结构的示意图。由图中信息可知:质子和中子内部 (存在/不存在)更小的微粒;摩擦起电的本质是该示意图中未标出的 发生了转移。 【举一反三7】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是不断进步的,汤姆生在1889年发现电子,认识到 是可分的,进而提出原子结构的“枣糕”模型(如图甲);1911年,卢瑟福通过实验发现原子核的存在,进而建立类似行星绕日结构(如图乙),原子核相当于太阳系中的 。 【举一反三8】2024年5月12日是母亲节,小宇用自己积攒的零花钱给妈妈买了一束鲜花,美丽的鲜花散发着芬芳,这是 现象;小宇当天在查阅物理资料时了解到:1911年物理学家卢瑟福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 组成。 【题型2】验电器的原理和使用 【典型例题】不带电的验电器,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其金属球,金属箔张开。其中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是创造了电荷 B.玻璃棒带正电,说明原子核对电子束缚能力强 C.正电荷从丝绸转移到玻璃棒 D.验电器金属箔张开,是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举一反三1】东汉《论衡》一书中提到“顿牟掇芥”,指的是经过摩擦的玳瑁外壳(顿牟)能吸引(掇)芥菜子、干草等屑末。若摩擦过的玳瑁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排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被摩擦过的玳瑁外壳带正电 B.玳瑁外壳被摩擦时,创造了电荷 C.摩擦过的玳瑁外壳能吸引草屑,和验电器工作原理相同 D.摩擦过的玳瑁外壳吸引草屑,说明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举一反三2】如图所示是两个相同的验电器,其中A带负电、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发现A的金属箔张角变小,B的金属箔张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验电器A的金属箔张角变小是因为它得到了电子 B.验电器B的金属箔张开,说明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C.连接的一瞬间,正电荷从B流向A D.连接的一瞬间,金属杆中电流方向是从B流向A 【举一反三3】如图所示,一根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了电,用此玻璃棒接触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验电器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它们带异种电荷 B.瞬间电流的方向从玻璃棒流向验电器 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