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庆九一六学校高三第2次强化训练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 2024年10月11日,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打靶束流功率达到170kW并实现稳定供束运行,超过设计指标70%,可以为诸多领域的研究和工业应用提供先进的研究平台。下列关于中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卢瑟福在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中最早发现了中子 B. 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变成质子时不会放出电子 C. 俘获一个α粒子,产生并放出一个中子 D. 同等条件下,中子比质子更容易打入重核内 2. 1801年,托马斯·杨用双缝干涉实验研究了光波的性质。1834年,洛埃用平面镜同样得到了杨氏干涉的结果(称洛埃镜实验)。洛埃镜实验的基本装置如图所示,S为单色光源,M为一水平放置的平面镜。S发出的光一部分直接照在竖直光屏上,另一部分通过平面镜反射在光屏上,这样在屏上可以看到明暗相间的条纹。设光源S到平面镜和光屏的距离分别为a和l,光在真空中的波长为λ,若将整套装置完全浸入某种透明溶液中,测得光屏上相邻两条亮条纹的中心间距为,则该液体的折射率为( ) A. B. C. D. 3. 、两质点在时刻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做直线运动,两质点的位移和时间的比值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3s末两质点速度相同 B. 的加速度大小是的两倍 C. 、两质点在0~2s内的位移大小均为2m D. 反向前,两质点间最远距离为2m 4. 风力发电前景广阔,其简化模型如图所示,矩形线框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磁场方向的轴匀速转动。已知矩形线框的匝数为n=100,面积为S=0.01m ,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 T,线框转动的角速度为ω=100π rad/s。线框与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相连,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n1∶n2=2∶1,副线圈所在电路中的电阻R=10Ω。电流表为理想电表,不计线框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流表 A 示数为 B. 线框中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为 C. 线框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时,流经线框的电流最大 D. 副线圈电流的频率为 100Hz 5. 2024 年 10 月 30 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点火升空,3 名航天员成功进入中国空间站。已知地球半径为 R,空间站绕地球做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 kR,周期为 T,引力常量为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球质量为 B. 地球的平均密度为 C. 空间站的线速度大小为 D. 空间站所在高度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6. 如图所示电路,为定值电阻,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减小,平行板电容器接在光敏电阻两端。闭合开关,让一束光照射光敏电阻。若增大照射光的光照强度,则( ) A. 通过的电流减小 B. 电容器带电量增大 C. 电阻的电功率减小 D. 电容器极板间电场强度减小 7. 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10s时刻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为m处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为m处的质点,图乙为质点Q的振动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t=0.10s到t=0.20s,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了2m B. 在t=0.15s时,质点P的位移为cm C. 从t=0.10s到t=0.25s,质点P通过路程小于30cm D. 在t=0.20s时,P质点的位移为-5cm 8. 风洞是用人工产生可以控制的气流,模拟物体周围气体的流动,研究物体在气体中的运动规律。在风洞实验室中,先后两次将同一物体以相同的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并落回抛出点,第一次的空气阻力大小与速率成正比,物体运动的v-t图像如图甲所示,物体在t2时刻落回抛出点,落回时速率为v1;第二次的空气阻力大小恒定,物体运动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物体在t4时刻落回抛出点,落回时速率也为v1。则t2与t4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二、多选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