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90239

第三单元 素养提升训练(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度粤人版七上地理

日期:2025-09-30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41次 大小:4032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第三,人版,学年度,2026,2025,单元
  • cover
素养提升·微专题 微专题———中国第五大发明”———二十四节气 [知识背景]   二十四节气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始于立春,终于大寒。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二十四节气不仅培育了中国人尊重自然规律和生命节律的世界观,也塑造了天道均平、兼容并蓄、以和为贵的人生观。 (1)二十四节气与地球的运动息息相关。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每一个节气分别对应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所以,我们可以从地球的运动入手,掌握分析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地理知识;如二分二至日的划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季节的更替及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高度的变化。 (2)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活动息息相关。例如:“清明麻,谷雨花,立夏栽稻点芝麻”“谷雨前后,栽瓜点豆”“杨叶哗啦,快种西瓜”。这些谚语形象地揭示了二十四节气与农业活动的关系。 [主题探究]   (2025年北京西城区期末)黄河流域的先民通过观察四季中的现象,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用于指导农业生产,由此也有了“年”的概念。春节是农历新年的开始,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如图为地球运动及二十四节气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3题。 1.“年”是 ( ) ①由地球自转产生 ②由地球公转产生 ③以昼夜更替为周期 ④以四季轮转为周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在黄河流域,春节期间农业生产多处于 ( ) A.春种时期 B.夏忙时期 C.秋收时期 D.冬藏时期 3.2025年春节假期从1月28日开始,至2月4日结束。这期间经历的节气是 ( ) A.冬至 B.立春 C.春分 D.清明 单元整合提升 【体系·知识框架】 【考点·链接中考】 考点:地球的运动   (2025年广东中考地理)我国北方地区某中学开展校园实践系列活动,让学生绘制校园平面图,观察校园里枫树树叶在一年内“嫩芽→绿叶→红叶→落叶”的变化现象。右图为某日昼与夜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2题。 1.校园枫树树叶在一年内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地球自转 B.天气变化 C.四季更替 D.板块运动 2.图示当天,学校所在地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 A.极昼 B.昼长夜短 C.昼短夜长 D.昼夜平分   [地球地图+极地地区主题](2024年广东中考地理)2024年2月7日,中国第五座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开站。开站后,该站与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联动,开展近岸海洋、海冰环境调查等科学考察。右图为中国南极考察站分布图。据此完成第3题。 3.秦岭站开站时,南极地区昼夜长短情况是 ( ) A.昼短夜长 B.昼长夜短 C.昼夜平分 D.出现极夜   (2022年广东中考地理)2022年6月5日,中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发射。右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据此完成第4~5题。 4.“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时,地球运转位置处于公转示意图中的    之间。 ( A )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丁—甲 5.“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当天,广东省昼夜长短情况是 ( ) A.极昼 B.昼长夜短 C.昼夜平分 D.昼短夜长 【素养·跨学科主题试题】   [跨数学](2025年四川成都中考地理)北京天安门广场每日升旗(降旗)时间大致与北京市日出(日落)时间一致。右图为2024年北京天安门广场“二分二至日”升降旗时间。据此完成第1~2题。 1.图示日期中北京市白昼时间最短的是 (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2.推测北京市春分日至夏至日 ( ) A.昼短夜长 B.昼长夜短 C.昼夜等长 D.全天皆昼   [跨语文](2024年河南郑州期末)二十四节气凝聚着中国古人智慧,描写节气的诗词蕴含丰富的地理知识。唐代诗人刘长卿写道:“日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