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92187

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2 题型整合练 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含解析)

日期:2025-10-01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0次 大小:2251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生态系统,群落,种群,题型,整合
  • cover
2026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2 题型整合练 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 1.(2025陕西西安期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诗蕴含了丰富的生态学智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离离原上草”中各种草组成了草原群落 B.“一岁一枯荣”体现了草原群落具有季节性 C.“野火烧不尽”体现了生物因素对植物的影响 D.“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2.(2025福建宁德模拟)如图模型可以表示许多生态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为能量金字塔,则Ⅲ与Ⅱ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大于Ⅱ与Ⅰ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B.若为有机氯农药在生物体内的富集程度,则Ⅲ为最高营养级 C.若为种群增长型年龄结构,则Ⅰ为老年个体数,Ⅲ为幼年个体数 D.若为初生演替部分阶段的物种丰富度,Ⅲ为灌木阶段,则Ⅰ可为地衣阶段 3.(2025湖北武汉阶段练习)薇甘菊是多年生绿色藤本植物,在其适生地能攀缘、缠绕于乔灌木,重压于其冠层顶部,阻碍附主植物光合作用,继而导致附主死亡。因此,薇甘菊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有害植物之一。科研人员研究了薇甘菊不同入侵程度对深圳湾红树林生态系统有机碳储量的影响,结果如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有机碳含量/ (t·hm-2) 未入侵 区域 轻度入 侵区域 重度入 侵区域 植被碳库 51.85 50.86 43.54 凋落物碳库 2.01 3.52 5.42 土壤碳库 161.87 143.18 117.74 总计 215.73 197.56 166.70 A.调查薇甘菊种群密度的方法是样方法,薇甘菊与附主植物的关系是种间竞争 B.薇甘菊的入侵对原有物种造成的影响,属于群落演替的过程 C.植被碳库中的碳的去路就是以食物形式流向初级消费者 D.随着薇甘菊入侵程度的加剧,凋落物碳储量显著增加,其原因是薇甘菊入侵导致附主死亡,增加凋落物量 4.(2024辽宁名校联盟模拟)生态位宽度是指一个物种所能利用的各种资源的总和,它可以反映物种对环境适应状况或对资源利用的维度。我国北方的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对放牧扰动较为敏感,下表为不同放牧强度下该生态系统部分植物的生态位宽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物种 生态位宽度 对照 (CK) 轻度放牧 (LG) 中度放牧 (MG) 重度放牧 (HG) 短花针茅 0.85 0.86 0.73 0.73 银灰旋花 0.61 0.70 0.42 0.37 无芒隐子草 0.60 0.80 0.62 0.70 糙隐子草 0.46 0.55 — — 冷蒿 0.72 0.49 0.46 — 羊草 0.68 — — — A.一个物种的生态位宽度越大,该物种在资源竞争中通常越不具有优势 B.适度放牧使某些植物生态位宽度增加,有可能会使优势种发生变化 C.过度放牧会使群落物种丰富度降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D.据表推测放牧的牲畜可能较为喜食羊草,而不喜食无芒隐子草 5.(2025山东日照期末)研究表明,入侵植物通过如图3种途径影响食物网;一是入侵植物能够直接被土著草食者取食,进入土著食物网;二是入侵植物所固定的能量通过引入新的消费者形成新的食物网结构;三是入侵植物通过非营养作用影响土著生物群落和食物网结构。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途径①中,入侵植物不会引起土著消费者C的生态位发生变化 B.与途径①相比,途径②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C.途径③中,消费者C和P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和种间竞争 D.若食性广的消费者较多,入侵植物更容易通过途径①影响食物网 6.(2025广东河源阶段练习)某个湖泊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最终演变为一片森林,演替过程大体经历从湖泊到沼泽再到草原,最后到森林这几个阶段。湖泊阶段生物群落中几种生物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数据表示某种重金属的含量。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上述群落中的鱼A和鱼B的种间关系为    。? (2)图中随着营养级变化,数值的变化特点是          ,这些数值都高于环境中该重金属含量,这种现象称为    。? (3)该湖泊从原来浅水区水草稀少演替到沼泽再到草原,最后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