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6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2 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能量流动的过程 1.(2025甘肃白银模拟)流入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一部分在初级消费者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另一部分用于初级消费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流入第二营养级的能量就是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 B.流入第二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在次级消费者呼吸作用中散失 C.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中有一部分会流向分解者 D.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就是未利用的能量 2.(2024湖北黄冈阶段练习)某生态系统中有a、b、c、d四种生物,构成食物链“a→b→c”,d为分解者。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b的过程如图所示,其中甲、乙表示能量,丙、丁表示过程。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甲表示b的同化量,乙的值等于甲 B.b粪便有机物中的能量不属于b固定的 C.能量流经b的途径与流经c的不完全相同 D.d是异养生物,其能量都来自a、b和c 题组二 能量流动的特点 3.(2025福建泉州月考)某科研小组根据40个水生群落的能量传递研究结果,总结出两个相邻营养级间能量传递效率的变化范围是2%~24%,平均为10.13%,如下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结果不符合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 B.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越高,说明它们营养级越高 C.捕食者的捕食难度增大,能量传递效率会降低 D.现实生活中人为缩短食物链,可降低能量利用率 4.(2025安徽阜阳月考)下表所示为某河流中Ⅰ、Ⅱ、Ⅲ三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相关数据(单位:kJ),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营养级 Ⅰ Ⅱ Ⅲ 同化量 800 180 b 呼吸消耗量 a 120 15 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99 17 7 未利用的能量 120 12 4 A.表格中a的数值为581,b的数值为26 B.第Ⅰ营养级的同化量为生产者净光合作用生产量 C.第Ⅱ营养级粪便的总能量属于其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D.第Ⅱ、Ⅲ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7.2% 5.(易错题)(2024安徽宿州阶段练习)某农场建立了秧藕养鱼的池塘立体生态种养模式:水体的上层主要是以浮游植物为食的鲢鱼,中层主要是以水生植物为食的草鱼,底层主要是以软体动物为食的青鱼。除此之外,该农场还采取了玉米秸秆还田替代传统秸秆焚烧的措施,以减少环境污染。该农场池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如图,图中的英文字母表示能量(单位:kJ)。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输入该池塘生态系统的能量为 。 (2)植食性鱼类同化的总能量为 kJ,植食性鱼类到肉食性鱼类的能量传递效率可表示为 。 (3)如果把玉米秸秆加工成易消化的精饲料喂牛,可提高牛的 与摄入饲料中所含能量的比值,从而提高产肉量。 (4)植物固定的能量除b、d、e外,还有 这一去向,长期协同进化使生态系统营养结构中的 不可逆转是能量在生态系统中单向流动的原因之一。 题组三 生态金字塔 6.(2025湖北省示范高中联考)生态金字塔包括能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能量金字塔通常呈正金字塔形,塔底一定是第一营养级 B.生物量金字塔每层表示的是各营养级所容纳生物的总鲜重 C.生物量金字塔在生态系统有时会出现倒置现象 D.数量金字塔显示了各营养级生物个体的数目比值关系 7.(教材深研拓展)图1、图2分别示意生态系统某生物量金字塔和某数量金字塔,叙述正确的是( ) A.第一营养级干重值可代表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图1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3.6% C.数量金字塔呈上宽下窄的形态是由于害虫破坏了生态系统稳定性 D.上窄下宽的能量金字塔直观反映了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 题组四 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8.(易错题)(2025云南昆明模拟)某生态农场采用“作物种植—家禽散养”模式,玉米和大豆的种子供人类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