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园地二》教案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数九歌》简单了解节气。 2.阅读《十二月花名歌》,了解十二月花事,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习《数九歌》明白节气和生活的联系。 2.喜爱阅读,了解十二月花事,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冬天嘛?你能说说喜欢冬天的理由吗?(生自由回答) 2.好的,看来冬天真的是你们最喜欢的季节。那么冬天我们都能做些什么呢?一到冬天我们经常听说“冬练三九”、“数九寒天”那么这里的“九”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关于九的节气歌《数九歌》。 二、任务一:我是积累小达人 1.师介绍《数九歌》来历。 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着一首《数九歌》,是古代人民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这八十一天把一年中最冷的时段,从冬至到来年春分之间的气候、物候变化进行了总结,也表述了农事活动的一些规律。 2.学习《数九歌》。 (1)师范读,带学生读两遍,再单独让两个学生站起来读一遍。 (2)我们一起看看《数九歌》每一句话的大概意思。 (3)学习“一九二九不出手” 冬至这一天是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民间管这一天叫“交九”,大家看图片中的人物穿戴的是什么啊?(生:棉袄、手套) 是啊,到了冬至这一天,就是真正进入最冷的时候了,寒风瑟瑟,如果不加保护,我们的小手就会冻坏,所以要戴上手套,这就是“不出手”。板书:不出手 学习“三九四九冰上走” 请大家仔细看图,图中的人们在什么地方?(生:在冰上) 三九和四九加一起一共是多少天?(生:18天) 对了,这18天是冬天最冷的时候,水面结冰,坚固犹如冰做的地面一样,我们就可以在冰上行走了,所以有“三九四九冰上走”。板书:冰上走 学习“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请同学们观察图片,说说和上一张图片相比有什么变化?(生:柳树开始发芽) 是啊,一到五九河水就开始融化,柳树抽出了嫩芽,慢慢变绿,所以有“五九六九,沿河看柳”。板书:看柳 学习“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到了七九,河水融化的越来越多,北方的河流,冰和水各占一半了,所以有“七九河开”。板书:河开 八九之时,大雁陆续从南方飞回来了。所以有“八九雁来”。板书:雁来 学习“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一九第一天叫“交九”,而九九最后一天我们叫“出九”。九九再加一个九天,就真的春暖花开了,天气转暖,农民伯伯们在干什么了?(生:播种)你是怎么发现的?(生:看到了耕牛)是啊,所以有“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板书:耕牛 3.巩固儿歌,练习背诵《数九歌》。 三、任务二:我是阅读小能手 1.导入:我们来读一首朗朗上口的民间歌谣《十二月花名歌》。 2.学生借助拼音自主阅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正音,关注“正”字在“正月”和“正上妆”中的不同读音,“姿、妆”等字平翘舌的不同读音。 4.同桌合作读:一个同学先朗读,另一个同学仔细听,如果发现有读错的地方及时纠正,然后互换角色朗读。 5.依次出示“正月”到“腊月”的花卉图片,引导学生按照发现的规律读出歌谣。 6.你喜欢图中的什么花,这种花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喜欢? 7.齐读《十二月花名歌》,可釆用拍手朗读等方式。 8.出示《十二月蔬菜歌》,引导学生拓展学习:这是一首农谚歌谣,形象地写出了不同的瓜果蔬菜在十二个月当中不同的生长特点,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十二月蔬菜歌 正月菠菜才吐绿,二月栽下羊角葱。 三月韭菜长得旺,四月竹笋雨后生。 五月黄瓜大街卖,六月葫芦弯似弓。 七月茄子头朝下,八月辣椒个个红。 九月番茄红似火,十月萝卜上秤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