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彩虹》教案(共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虹、浇、壶”等生字,会写“丽、提”等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第1 - 2自然段,感受孩子对家人的关爱与童真想象。 3.初步体会比喻的妙处,激发想象力。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孩子把彩虹想象成桥的创意,感受亲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课件出示彩虹图片:小朋友们,雨后天空中出现了什么?(彩虹)看到彩虹,你心里有什么感觉?想不想知道课文里的小朋友看到彩虹想到了什么? 2.板书课题《彩虹》,联系彩虹像桥一样美丽。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字词学习) 自读要求: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多读几遍,给自然段标序号。 2.生字认读(我会认): 出示词语:多种方式认读:开火车读、小老师带读、齐读。 3.识字方法指导: (1)形声字法: 虹(“虫”表意,彩虹像虫形;“工”表声); 镜(“钅”表意,和金属有关;“竟”表声) 裙“衤+君”(衣字旁表意,“裙”和衣服有关) (2)生活联系法:浇(浇花是生活中常见动作,联系“浇花”); 壶(想象家里的水壶) 荡(联系“荡秋千”) (3)加一加:提(扌+是=提) 洒(氵+西=洒) 挑(扌+兆=挑) (4)动作演示法:拿(做“拿东西”的动作,“合+手”); 4.易读错字强调:洒(sǎ,平舌音)、挑(tiāo,三拼音节)、镜(jìng,后鼻音) 5.整体感知:课文有几个自然段?(4个)指名说,教师标序号。 三、品读课文、随文识字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课件出示:“雨停了,天上出现了一座美丽的桥。”指名朗读、齐读。 2.提问:这里的“桥”指什么?(彩虹,把彩虹比作桥,多有趣!) 3.书写指导“丽”“和“提” (1)学生观察田字格: “丽”上下结构,上面横要长,下面两个大小一样 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书写,强调坐姿和握笔姿势。 (4)朗读指导:读出惊喜的语气,“美丽的桥”要读得轻柔。(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及时评价、注意语气。 (二)学习第2自然段(爸爸部分): 1.课件出示段落:“爸爸,您浇花用的那把水壶呢?如果我提着它,走到桥上,把水洒下来,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您就不用挑水去浇田了,您高兴吗?” 2.提问:孩子看到彩虹,想到帮爸爸做什么?你体会到什么?小组内交流后,指名回答(用彩虹桥洒水浇田,让爸爸不用挑水) 3.“提”提手旁,左右结构,先写提手旁(横、竖钩、提)再写(竖、横折、横、横、横、竖、横、撇、捺) 4.互动课堂(语言训练): 句式仿说:爸爸,您_____呢?如果我_____,走到桥上,_____,那不就是_____吗?您高兴吗?同桌互相说说再指名说,鼓励创意表达。 5.创设语境(巩固字词): 填空:一( )彩虹 一( )水壶 一( )水 (道、把、滴) 指名填,再齐读短语。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和课文里的小朋友一起看到了美丽的彩虹桥,还知道他想帮爸爸浇田呢!下节课,我们去看看他想帮妈妈和哥哥做什么,再学写更多生字。 板书设计 彩虹 雨停了→美丽的桥(彩虹) 爸爸→水壶→洒水浇田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吗、圆”等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童真与亲情。 3.大胆表达自己的想象,感受语言美。 教学重点: 写字指导、创意表达。 教学难点: 体会孩子对家人的爱,仿说有创意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1. 复习字词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新朋友(生字词),现在咱们来开火车打个招呼吧!小火车哪里开?(预设:学生齐答“这里开!”) 生:(开火车认读“彩虹、浇花、水壶、提着、洒下来、挑水、镜子、拿着、系围裙、荡秋千”,若读错,师及时纠正:“‘系围裙’的‘系’在这里读jì,跟老师再读一遍~”) 师:小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