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一节 第一课时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目标]1.知道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会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 2.会写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和电池总反应方程式。 3.能利用氧化还原反应设计原电池。 [重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难点]原理应用和电极反应式书写 一、目标导学 二、自主学习 [时间]15min [内容]结合课本、笔记完成优化设计p.50-51 一、原电池及其工作原理 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负极 正极 阴 阳 e- e- e- 负失正得 正正负负 电子不下水 离子不上岸 [构成] [原理] [负极] [正极] 电解液 还原剂-ne-→氧化产物 氧化剂+ne-→还原产物 三、合作学习 两极一液一线一反应 二、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判断依据 负极 正极 化合价变化 电子流向 电流流向 离子移向 电极材料 电极现象 1.单液原电池 (1)电子流向: (2)电流流向: (3)离子方向: (4)负极反应及类型: (5)正极反应及类型: (6)总反应: 三、两种典型原电池 理论上的现象 实验观察到的现象 锌片逐渐溶解 铜片上有红色物质析出 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 [现象分析] [问题]为什么锌片表面附着红色固体,电流逐渐衰减? 锌片逐渐溶解,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 铜片上有红色物质析出 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后,示数逐渐减小 解决问题的关键:还原剂Zn与氧化剂CuSO4不直接接触 [现象] 电流表指针不偏转 两个溶液间缺少离子导体,无法形成闭合回路。 [疑问]为什么没有电流?该如何解决? 2.双液原电池 [实验4-1] 盐桥 电流表指针偏移,铜片表面有铜析出, 锌片逐渐溶解,持续产生稳定的电流。 [实验现象] 装有KCl饱和溶液的琼胶 琼胶:防止管中溶液流出 Cl-、K+在其中自由移动 盐桥 Zn2+ e- e- Zn Cu2+ Cu K+ K+ Cl- Cl- [电子运动方向] [电流流动方向] [离子运动方向] [电极反应式] [总反应] 盐桥的作用:(1)沟通内电路,形成闭合回路 (2)提供离子,使溶液呈电中性 (3)避免直接接触,提高原电池效率 [工作原理] 1.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四、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两种金属分别作原电池的两极时,一般活泼作负极。 [练习]把a、b、c、d四块金属板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形成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c溶解;a、c相连时,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d相连时,b极上产生大量气泡。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a>c>d>b B.c>a>b>d C.a>c>b>d D.c>a>d>b [思考]在Mg-Al-NaOH溶液形成的原电池的中,负极是那种金属? 2.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一个氧化还原反应,构成原电池时会加快反应速率。 [练习]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时,下列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增大的是( )。 A.加热 B.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 C.加少量硫酸铜溶液 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3.设计原电池 [练习]利用反应 Cu+2FeCl3 = CuCl2 + 2FeCl2 ,设计原电池,画出原电池装置图,指出所用电极材料,并写出电极反应式。 [思路点拨] (1)总反应拆成两个半反应 (2)确定电极材料 (3)确定电解质溶液 (4)构成闭合回路 原电池模型 负极 正极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阳离子 阳离子 阴离子 阴离子 隔膜/盐桥 - + e- A e- 四、复述检测 [达标检测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理论上说,任何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设计成原电池。( ) (2)在原电池中,发生还原反应的一极一定是正极。( ) (3)用Mg、Al分别作电极,用NaOH溶液作电解质溶液组成的原电池,Mg为负极。( ) (4)在锌铜原电池中,因为有电子通过电解质溶液形成闭合回路,所以有电流产生。( ) (5)原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阳离子向负极移动,盐桥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 [达标检测2]如图,以锌片、铜片为电极,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组成的原电池。 (1)该原电池的负极是 ,电极反应式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