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物理粤教2019必修第二册第三章 万有引力定律 一、单选题 1.太阳和月球对地球上某一区域海水引力的周期性变化引起了潮汐现象。已知太阳质量为,太阳与地球的距离为,月球质量为,月球与地球的距离为,地球质量为,地球半径为。对同一区域海水而言,太阳的引力和月球的引力之比约为( ) A.1.75 B.17.5 C.175 D.1750 2.地球绕太阳做椭圆运动,根据开普勒定律可知,地球在近日的速度为v近与在远日速度为v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v近大于v远 B.v近等于v远 C.v近小于v远 D.以上说法均错 3.如图所示,是利用扭秤测量万有引力常量的实验装置,该实验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 A.类比法 B.放大法 C.累积法 D.理想实验法 4.一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假如该卫星变轨后仍做匀速圆周运动,动能增大为原来的4倍,不考虑卫星质量的变化,则变轨前后卫星的( ) A.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4 B.轨道半径之比为4:1 C.周期之比为4:1 D.角速度大小之比为1:2 5.两质量之比为 的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的轨道半径之比 ,则下列关于两颗卫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线速度大小之比为 B.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C.运动的周期之比为 D.动能之比为 6.在高空运行的同步卫星功能失效后,往往会被送到同步轨道上空几百公里处的“墓地轨道”,以免影响其他在轨卫星并节省轨道资源。如图甲所示,我国“实践21号”卫星在地球同步轨道“捕获”已失效的“北斗二号G2”卫星后,成功将其送入“墓地轨道”。已知转移轨道与同步轨道、墓地轨道分别相切于P、Q点,“北斗二号G2”卫星在P点进入转移轨道,从Q点进入墓地轨道,则( ) A.卫星在同步轨道上运行时会经过河南上空 B.不同国家发射的同步卫星轨道高度不同 C.卫星在转移轨道上经过P点的速度大于在同步轨道上经过P点的速度 D.卫星在转移轨道上经过Q点的加速度小于在墓地轨道上经过Q点的加速度 二、多选题 7.关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是人造地球卫星环绕地球运转的最大速度 B.它是人造地球卫星环绕地球运转的最小速度 C.它是能使卫星进入近地轨道最小发射速度 D.它是能使卫星进入轨道的最大发射速度 8.如图所示,有A、B两颗行星绕同一恒星O做圆周运动,运行方向相同。A行星的周期为T1,B行星的周期为T2,在某一时刻两行星相距最近,则( ) A.经过时间,两行星将再次相距最近 B.经过时间t=T1+T2,两行星将再次相距最近 C.经过时间(n=1,3,5,…),两行星相距最远 D.经过时间(n=1,3,5,…),两行星相距最远 三、填空题 9.月地检验是验证地球与月球间的吸引力与地球对树上苹果的吸引力是同一种性质的力的最初证据。月地检验可以这样思考,地球可以看成质量均匀、半径为R的均匀球体,质量为的物体静止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F。 (1)地面上的重力加速度大小g可以表示为 (用和F表示) (2)若已知引力常量为G,地球的质量为M,忽略地球的自转,则GM= (用、F和R表示)。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为r,月球绕地球的运动可以看成是匀速圆周运动,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T。 (3)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地球对其吸引力提供,据此可以得到GM= (用r和T表示)。 10.我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发射升空后,与已经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成功对接形成组合体,在距地面高度为h的圆形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引力常量为G,且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则地球质量为 ,组合体运动的角速度大小为 。 11.某星球半径为R,一物体在该星球表面附近自由下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