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逻辑框架 第八课 主要的国际组织 第九课 中国与国际组织 国际政治经济活动的主体:国家 国际政治格局 国际经济格局 国际社会重要行为体:国际组织 第一单元: 各具特色的国家 第二单元: 世界多极化 第三单元: 经济全球化 第四单元: 国际组织 第二课 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第三课 多极化趋势 第四课 和平与发展 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 第六课 走进经济全球化 第七课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第一课 国体与政体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是一个由小组织宣称建立而未被国际普遍承认的国家。它声称怒涛塔(Roughs Tower)是该国的仅有陆上领土,位于英吉利海峡之上的废弃人造建筑,约距英国英格兰萨福克郡海岸10公里(6英里)。该国自建立以来一直由其元首帕迪·罗伊·贝茨和他的家人以及合作伙伴们统治。西兰公国的常住人口很少超过五人,其可供居住的领土面积大约有550平方米。讨论西兰是世界上最知名的私人国家之一。 瓦尔加兰王国、尼马克共和国、威斯塔克迪卡、塞波加大公国、埃洛王国、米咯斯西亚是与西兰公国性质类似的国家。 思考:西兰公国是一个国家吗? 第一单元 各具特色的国家 第一课 国体与政体 1.1 国家是什么 1 国家的本质 2 认识国体和政体 自主预习 3.阐明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明确代议制是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 1.简述国家的基本要素,阐明国家的阶级本质。 2.简述国家的职能,辨认资本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的区别。 情境一 恩格斯曾强调,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只有阶级形成,当两个对立的阶级的矛盾达到不可调和时才出现了国家。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获得了镇压和剥削被压迫阶级的新手段”。 (1)结合所学内容,谈谈你对国家的认识。 一、国家的本质 P2~5 1.产生 (1)国家是一种历史现象,不是从来就有的。 (2)国家是在原始社会瓦解、私有制出现、阶级形成以后产生的,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原始社会瓦解 私有制出现 阶级形成 矛盾不可调和 国家产生 生产力发展 情境二:新中国成立 议学任务: 根据材料,概括出国家的主要基本要素。 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上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公告》,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代表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国民党当局已丧失代表中国人民的任何法律与事实的根据。提出一个中国的原则,指出香港、澳门、台湾都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个中国原则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和国际交往的基本准则。这是全国四万万同胞竞相关注的盛典,是真正意义上的举国欢庆。 一、国家的本质 P2~5 2.基本要素 人口 国家的社会基础 居民(主权国家的第一个基本要素) 领土 国家的自然基础(指处于国家主权支配下的地球表面的特定部分,包括地下及上空。领土是国家行使主权的范围和空间。) 包括领水、领陆、领空(随人类对自然界开发能力的提高而变化) 政权 政治上实行统治的权力,也指体现这种权力的政权机关 (国家权力的中心和体现) ★主权 构成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是指一国按照自己的意志决定对内外政策、处理国内国际一切事物的权力,国家主权的丧失往往意味着国家的解体或灭亡。 主权是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与灵魂 主权具有两个特征:对内: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性 对外:国家最高权力的独立自主性 一、国家的本质 P2~5 【思考】这些国家的政权掌握在谁的手中?国家的性质由什么决定? 奴隶主阶级/奴隶阶级 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 地主阶级/农民阶级 地主土地所有制 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资本主义私有制 人民/敌人 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 奴隶制国家 封建制国家 资本主义国家 一、国家的本质 P2~5 3.国家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