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思想政治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995251
4.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课件(31张)-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日期:2025-10-02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7次
大小:3570320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张
高中
,
哲学
,
必修
,
统编
,
政治
,
学年
4.1 梦想征程,探月之旅,感悟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目录 认识及发展阶段 实践及特点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回顾我们的探月之旅…… 2004年1月23日,中国探月工程正式立项。 去年,“嫦娥工程”迎来20周年。20年来,从给月球拍照片,到首次在月球背面登陆,再到成功带回月壤,中国已顺利完成“绕、落、回”三步走战略目标,为人类月球探索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如今,中国人九天揽月的梦想仍在继续。随着中国探月四期工程的实施,全球参与的国际月球科研站和载人登月,将逐渐成为可能。 第一目 从对月球的看法 知认识及类型 古人对“月”的看法 今人对“月”的看法 飞花令———列举带“月”字的古诗词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窗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受降城外月如霜 月里嫦娥不画眉,只将云雾作罗衣。 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白天127℃,晚上-183℃。 月球是围绕地球旋转的球形天体,同时也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月球表面大气层十分稀薄,不能住人 月球本身不发光,反射太阳光而发光 月球存在磁场/引力 古人/今人对月的看法 ?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认识) 1.认识的含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客体: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 性质:能动反映,积极的(≠被动的反映) 问题1:什么是认识? 注意:认识与意识本质上是一样的,区别在于:意识是相对于物质而言,属于唯物论范畴;认识相对于实践而言,属于认识论范畴。 主体:人类,而非动物 eg:蜜蜂筑巢(×) 鸟类迁徙(×) 2.古人和今人对待月亮的看法有什么区别? 认识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定义 认识对象 具体形式 水平阶段 联系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认识 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基础上达到的认识 对事物的现象、外部联系及各个方面的认识 对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感觉、知觉、表象 概念、判断、推理 认识的初级阶段 认识的高级阶段 ①二者都源于实践 ②感性认识有待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即: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③二者相互渗透、包含、辩证统一 判断:①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重要、更可靠。 ②感性认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理性认识都是正确的。 ③感性认识是主观的,理性认识是客观的。 ④只有正确的理性认识才具有指导作用。 × 练一练 1. (23-24高二上·河南·期中)毛主席曾经指出:“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生活中有些人所谓的“明白”,其实只是“感觉到了”,而并没有真正“理解”。材料旨在强调( ) ①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 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③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具有辩证统一关系 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同一阶段的两种反映形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详解】①③:材料中“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说明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具有辩证统一关系,①③正确。 ②:材料体现的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未强调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共同点,②不符合题意。 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两个不同阶段、两种不同水平的反映形式,④错误。 第二目 探秘月球之旅, 明实践及特点 思考:我国的嫦娥工程是否为实践活动?总结实践的定义。 1.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对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主体 直接现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第4课 课时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中国梦(课件 学案 练习)2026届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部编版)教材梳理(一轮)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25-09-29)
第3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课件 学案 练习)2026届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部编版)教材梳理(一轮)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25-09-29)
阶段检测(必修1)(课件 练习)2026届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部编版)教材梳理(一轮)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25-09-29)
第2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课件 学案 练习)2026届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部编版)教材梳理(一轮)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25-09-29)
第4课 课时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件 学案 练习)2026届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部编版)教材梳理(一轮)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25-09-29)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