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95615

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2024)2.6《从小爱科学》第2课时教案

日期:2025-09-29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4次 大小:98954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小学,课时,从小爱科学,道德,2024,上册
  • cover
《从小爱科学》第2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分析 本课隶属于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爱科学 学科学》,本单元聚焦“科技兴国”,涉及科学技术、科学家等元素,围绕“科学”主题展开,通过生活场景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学科学”拓展到“爱科学”,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其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精神品质。 本课教材内容分为两个栏目:科学家的童年和做个小小科学家。第二个栏目“做个小小科学家”通过展示多种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科技活动,旨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树立为祖国和人类科技事业作贡献的伟大志向。 本节课为第二课时,学习第二栏目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多种方法,乐于参加各种科技活动。 2.增强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解决生活中问题的意识,建立从小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人生观和世界观。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多种方法,增强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解决生活中问题的意识。 教学难点:建立从小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人生观和世界观。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3分钟) 1.介绍: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开启一段“小小科学家成长记”的旅程! 2.分享:《童心向科学》。旅程的第一站———问号发射台,让我们看看其他小朋友对科学有多好奇吧! 预设1:恐龙到底是怎样灭绝的呢? 预设2:深海里有海怪吗? 预设3:大脑是怎样记住这么多东西的? 3.提问:小朋友们问了好多有趣的问题。 在你的“小小科学家成长记”里,你最想问科学家什么问题呢? 4.小结:哇,大家提的问题都太棒了!科学家们在小时候也像你们一样,充满了对世界的好奇。 好奇,是成为小小科学家的第一步! 但要真正解答这些问题,我们还需要在成长旅程中学习很多本领。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出发,一起来学习如何一步步成长为合格的小小科学家吧!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设定“小小科学家成长记”,将导入环节定位为“好奇起点”,激发兴趣,引出课题《做个小小科学家》。 (二)探究新知 第二站 装备核心舱 【活动一:科学知识我来学】(13分钟) 1.分享: 最近你在生活中发现了哪些“科学宝藏”? 预设1:植物的光合作用 预设2:浮力的大小 预设3:水的不同形态 2.提问:听了大家的分享, 你发现“科学宝藏”在生活中有什么特点? 预设:生活处处有科学! 3.过渡:学习科学就像在知识的海洋里探险, 想要探险成功,我们需要掌握哪些学习方法呢? 4.小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你们平时都是通过哪些方法学习科学知识?把想到的方法记录下来,三分钟后派小组代表分享。 展示预设回答: 预设1:看《地球脉动》《航拍中国》等纪录片———收看科普类电视节目。 预设2:每年放假的时候在网上看《科学公开课》———聆听科普讲座。 预设3:读《不可思议的大国重器》《院士爷爷给孩子讲深海》等———阅读科普图书。 预设4:记录过绿豆发芽、蚕宝宝长大的过程———细心观察事物。 5.观看视频:科学家袁隆平爷爷也给我们带来了他的“寻宝秘诀”。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段他的采访,看看他对学习科学有什么建议。 6.思考:袁爷爷的“秘诀”里,哪一点让你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预设1:“知识”。科学知识就像小积木,袁爷爷用它们搭出了杂交水稻的“摩天大楼”。 预设2:“汗水”让我印象最深刻,因为他说“书本上种不出水稻”。 评价:袁隆平爷爷提出的“知识、汗水、灵感和机遇”四大科研“法宝”,犹如杂交水稻生长的四要素:知识是扎根土壤的根系,汗水浇灌是破土而出的力量,灵感如同授粉时节的和风,机遇则是恰到好处的阳光雨露。其中,科学知识是基础,而田间地头的反复实践,正是将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