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96065

第二章 第二节城镇化第1课时--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教学课件(共32张PPT)

日期:2025-10-05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6次 大小:74811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第二,第二章,PPT,32张,教学课件,必修
  • cover
(课件网) 第二节 城镇化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地理 学习目标 ①理解城镇化的含义、主要表现及意义。 ②分析世界城镇化进程的特点,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差异,并总结城镇化发展的一般阶段规律。 ③通过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差异的学习,认识城镇化的区域差异性。 学习重难点 重点: 城镇化发展的一般阶段规律,城镇化的含义、主要表现及意义。 难点: 城镇化发展的一般阶段规律。 导入新课 思考:1985—202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分布发生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课讲授 自主学习 城镇化的意义 阅读教材第31~33页,完成下列问题,并在教材中做好标记。 问题1:城镇化的含义。 问题2:城镇化的主要标志。(理解记忆) 问题3: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理解记忆) 问题4:城镇化与工业化、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问题5:城镇化的意义。 新课讲授 1.城镇化也称城市化,一般是指乡村人口向城镇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的过程。 2.主要标志 (1)城镇人口增加。 (2)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例上升。 (3)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扩大。 新课讲授 3.城镇化与工业化、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城镇是区域的中心,集中了大量的人口、工业、服务业和基础设施等,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社会繁荣、环境改善;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可为城镇的发展增添动力,推动城镇化进程。 非农产业向城镇集中 人口向城镇集中 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提供大量的劳动力、资金、市场等 工业化 城镇化 新课讲授 一个国家和地区城镇化的水平,体现其工业化程度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3.城镇化与工业化、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新课讲授 4.城镇化的意义 ①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③改善城乡居住环境 ④增强区域社会和谐 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新课讲授 合作探究一: 城镇化的意义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县城是吸纳农村劳动力、实现就地城镇化(就地城镇化表现为农村转移劳动力向户籍所在县城及所在县的乡镇转移)的基本单元,也是吸纳人口回流、缓解大中城市压力的重要载体(如下图所示)。目前,县城发展面临众多问题,例如产业竞争力较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以及社会治理水平等与大中城市相比较为滞后。广东省新兴县是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重点发展现代农业、智能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构建以农业为主体的一、二、三产业融合体系。2020年新兴县返乡人口规模高于流出人口规模,在周末日均有2万人从乡镇前往县城活动,县城购房成为就地城镇化的重要方式。 新课讲授 合作探究一: 城镇化的意义 (1)指出新兴县城镇化的主要标志。 城镇人口增加、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扩大,乡村景观逐渐转化为城镇景观;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新课讲授 合作探究一: 城镇化的意义 (2)说明新兴县推进县城就地城镇化采取的措施。 构建以农业为主体的一、二、三产业融合体系,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增加就业机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设施。 新课讲授 合作探究一: 城镇化的意义 (3)分析新兴县推进就地城镇化的意义。 减少人口外流,提高本地城镇化水平;促进本地经济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避免人口大量涌入大中城市,缓解大城市的压力;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新课讲授 世界城镇化进程 阅读教材第34页第一段,回答世界城镇化进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每个阶段城镇化水平如何 原因是什么 制作世界城镇化进程表,并展示成果。 自18世纪中叶开始,欧美各国相继经历了工业革命,城镇化开始加快发展。在19世纪的100年里,世界人口增加了70%,城镇人口增加了340%,1900年世界城镇人口比例提高到13.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