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96072

第二章 第一节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第1课时--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教学课件(共25张PPT)

日期:2025-10-04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4次 大小:100059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第二章,PPT,25张,教学课件,第二,必修
  • cover
(课件网) 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 空间结构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地理 学习目标 ①结合实例,说明乡村的土地利用类型和分布。 ②运用实例和资料,说明城镇内部主要功能区的特点和分布。 学习重难点 重点: 城镇内部主要功能区的特点和分布。 难点: 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 导入新课 【思考】两幅图片的景观有何不同 为什么不同 新课讲授 一、乡村的土地利用 乡村是以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 依据农业生产的特点,农业用地可分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不同类型。 为了方便生产,农业用地一般分布在村落的周围。例如,在我国川西平原部分地区,田地紧密围绕在村落住宅的周边。 新课讲授 “画里乡村”、安徽最美乡村、宏村 乡村以农业用地和居住为主。 村落内部土地利用的一般分布规律: 以公共服务设施为中心,住宅由此向外环绕分布。 合作探究一: 新课讲授 诸葛村位于浙江省兰溪市,其村落布局宛如八卦图。村落的中心为钟池,一半水塘一半陆地,两面各设一口水井,形成极具象征意义的鱼形太极图。钟池周围分布有八条巷道,多数民居沿着巷道分布。以大公堂为核心,围绕崇信堂、雍睦堂、尚礼堂等祠堂形成多个居住片区。商业则分布在对外交通便捷的上塘周边地区。 观察诸葛村鸟瞰图和平面示意图,思考下列问题。 新课讲授 合作探究一: (1)根据材料,指出诸葛村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 (2)说明诸葛村公共设施分布的位置及优点。 (3)分析影响诸葛村空间结构形成的因素。 土地利用类型:农业用地、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 位置:村落的中心和居住区内部。优点:方便就近为村民提供服务。 影响因素:水文、地形等自然因素,历史、文化等人文因素。 新课讲授 功能区: 城镇人口相对较多,经济活动多样,出现了土地利用的专业化,往往会形成不同的功能区。 二、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科教文化区 商业区 居住区 工业区 新课讲授 居住区:是城镇中广泛分布的一种功能区, 位于商业区周围。 特征:高级居住区和普通居住区出现分化,位置上背向发展。 新课讲授 商业区 分布:城镇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主要为点状或条状分布。 原因:人口稠密,市场广阔;交通便捷,便于商品流通。 新课讲授 特征:不断向城镇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交通干线分布。 分布: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距离城镇中心较远。 原因:环境污染,保护环境;交通便捷,降低成本。 工业区 有污染的企业的布局原则: 位于城市盛行风向的下风向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若有河流,分布在城市河流的下游。 新课讲授 合作探究二: 阅读教材第30页案例“巴西利亚的城市功能分区”及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巴西原首都里约热内卢位于巴西东南沿海,曾是巴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1960年,巴西迁都至内陆高原上的巴西利亚,该城市空间结构呈“飞机”形状,“机头”与“机身”前半部是政府办公区,“机身”后半部由教堂公园、会议中心、商业中心组成;“机身”两侧的“机翼”伸展出立交公路,沿线是居住区与商业网点,“机尾”是长途汽车站、火车站、仪器加工厂、汽车维修处等工业区。该城市各功能区集中与分离相结合,没有传统的市中心,有人评价“好看不好用”。下图为巴西利亚城市功能分区图。 新课讲授 合作探究二: (1)说明巴西利亚居住区与工业区布局的合理性。 (2)你是否赞同对巴西利亚城市布局“好看不好用”的评价 请简述理由。 新课讲授 时间到,大家一起来展示! (1)居住区布局在交通主干道的两侧,方便居民出行;居住区沿湖泊的湖岸分布,环境优良;居住区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既能提高公共设施的利用率,又能减少交通拥堵等问题;工业区位于主城区西侧的“机尾”处,远离主城区,减少对主城区的污染。 (2)赞同。理由:过分强调功能分区,有的居住区与工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