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一节 农业区位 因素及其变化 (第2课时) 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地理 学习目标 ①认识不同地区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及原因。 ②能够运用案例,分析某地区或某农作物分布区的农业生产条件的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③理解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理解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学习重难点 重点: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难点: (1)深刻理解和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综合运用地理知识和分析技巧,探讨具体案例中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并能够学以致用。 导入新课 2024年云南车厘子通过中老铁路首次出口泰国,价格比智利低20%。云南车厘子种植面积从2015年1 000亩增至2024年50 000亩,电商销量占比70%。 思考:云南车厘子如何从“边缘产区”变为“出口新星”?哪些因素的变化推动了这一转变? 云南车厘子的“逆袭之路” 新课讲授 自然因素相对稳定 人文因素上升 新课讲授 学习任务四:了解科技如何改写“种植禁区”? 材料一 车厘子很“矫情”,对种植环境要求很高,抗寒能力弱,喜温暖而湿润的气候,对各种自然灾害抵抗力也极弱。车厘子对休眠时间要求较高,甜车厘子完成休眠的需冷量为7.2℃以下,不能少于1 000个小时,云南虽然拥有立体气候,但也只有寒凉区域适合车厘子种植。 材料二 近年来,云南引入“短低温”车厘子品种,需冷量从1 200小时降至600小时,在山地架设滴灌系统,坡度25°以上区域实现种植,温室调控花期,比露天种植提前2个月上市(春节前采收)。 1.云南如何通过技术突破自然条件限制? 2.与智利相比,云南种植车厘子有何优势? 新课讲授 【参考答案】 1.方式:通过技术手段对光热、水分等不适宜农业生产的状况进行人工干预,改造不利的自然条件,培育优良品种;架设灌溉系统,改造水分条件;温室调控花期,改造热量条件。 2.优势:拥有立体气候,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培育“短低温”优良品种,可提前上市;无需长距离运输,成本低。 时间到,展示答案! 新课讲授 【总结】人类对自然区位因素的改造 温室大棚:改造热量条件 灌溉技术:改造水分条件 科学技术的进步 改造不利自然因素 新课讲授 科学技术的进步 改造不利自然因素 改造地形 修筑梯田 调水工程 修建水库 掺砂、施草木灰 石灰粉等:改良土壤条件 【总结】人类对自然区位因素的改造 新课讲授 人们通过技术手段对光热水分等不适宜农业生产的状况进行人工干预,使之适宜发展农业。 【总结】人类对自然区位因素的改造 新课讲授 材料一 数据显示,车厘子消费群体中78%为礼品需求,但2025年春节礼品类销量同比下降45%。近年来,智利车厘子种植规模扩大,再加上随着海运车厘子的大量到货,运输成本相比空运大幅下降,使得单位运输成本降低,进一步推动了车厘子价格的下降。 材料二 2022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协定)生效,东南亚进口关税从15%降至5%,欧盟2025年将实施“零碳农产品准入”,智利出口面临挑战。 材料三 2024年云南车厘子通过中老铁路首次出口泰国,云南车厘子至曼谷运输时间从7天缩短至2天。 学习任务五:分析云南车厘子的“逆袭之路” 1.中国市场需求升级为何车厘子的价格反而下降了? 2.(角色扮演)假如你是云南某车厘子企业的总经理,如何利用RCEP协定布局东南亚市场? 新课讲授 【参考答案】 1.市场需求大,促使种植规模扩大,种植面积增加,供大于求;运输成本降低。 2.拓展关税降幅大、消费能力强的东南亚市场;借助中老铁路和跨境冷链专列,降低运输成本;在东南亚建立分拣包装中心,雇佣当地员工,降低劳动力成本;等等。 时间到,展示答案! 新课讲授 ①市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