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98073

2.5跨学科实践:制作隔音房间模型-课件-2025-2026学年2024人教版物理学八年级上册教学课件(32页PPT)

日期:2025-10-0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9次 大小:927057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人教,PPT,32页,教学课件,上册,八年级
  • cover
(课件网) 幻灯片 1:实践主题与目标 实践主题:制作隔音房间模型(基于噪声控制原理,设计并制作具有良好隔音效果的微型房间模型) 跨学科融合: 物理:应用噪声控制的三大途径(声源处、传播过程、人耳处),重点实践 “传播过程中隔声、吸声” 原理; 数学:测量模型尺寸、计算材料用量,对比不同材料的隔音效果数据; 工程与技术:学习材料加工、结构搭建,培养动手与创新能力; 环保:理解噪声污染治理的实际意义,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实践目标: 通过实践加深对噪声传播与控制原理的理解,能将 “隔声、吸声” 知识应用于模型制作; 掌握选择合适隔音材料的方法,学会搭建稳定的房间模型结构; 设计科学的测试方案,对比不同材料或结构的隔音效果,分析优化模型; 培养团队协作(若分组)、数据记录与分析能力,完成实践报告。 幻灯片 2:实践准备 ——— 材料与工具 一、核心材料(分 “基础结构材料” 和 “隔音材料” 两类) 材料类型 具体材料推荐 作用说明 选择建议 基础结构材料 1. 硬纸板 / 塑料盒 / 木板(制作房间框架,如边长 30cm 的正方体框架);2. 透明塑料板(制作房间 “窗户”,便于观察内部);3. 胶带 / 胶水(固定材料,如电工胶带、热熔胶);4. 剪刀 / 美工刀(切割材料);5. 直尺 / 卷尺(测量尺寸) 搭建房间模型的主体框架,保证结构稳定,预留 “门” 或 “观察口”,模拟真实房间结构 优先选择硬度适中、易加工的材料(如硬纸板,成本低、安全性高,适合学生操作);避免使用锋利材料(如薄铁皮),防止划伤 隔音材料 1. 多孔吸声材料:海绵(不同厚度,如 2cm、5cm)、棉花、羊毛、旧毛巾、吸音棉;2. 隔声材料:泡沫板、木板、双层玻璃(或透明塑料板 + 空气层)、铝箔纸;3. 辅助材料:密封胶条(填补缝隙,减少噪声泄露) 覆盖在房间框架内部或外部,通过 “吸声”“隔声” 减弱噪声传播 每种类型至少准备 2-3 种材料(如海绵、棉花、泡沫板),便于对比隔音效果;材料尺寸需与框架匹配(如正方体框架内壁,需裁剪成 30cm×30cm 的方形材料) 二、工具准备 测量工具:直尺(15cm/30cm)、卷尺、分贝仪(可选,若无可通过 “主观听觉 + 手机音量固定” 替代); 加工工具:剪刀、美工刀(需在成人指导下使用)、热熔胶枪(或固体胶、双面胶); 测试工具:手机(播放固定音量的噪声音频,如施工声、交通声)、秒表(记录测试时间)、记录纸(绘制表格记录数据)。 三、安全提示 使用美工刀、热熔胶枪时,需注意手部防护,避免烫伤或划伤; 选择环保、无异味的材料(如干净的旧毛巾、无味海绵),避免使用刺激性胶水; 模型搭建过程中,确保结构稳定,防止倒塌砸伤。 幻灯片 3:实践步骤 ——— 分阶段制作与测试 阶段 1:设计隔音房间模型(15-20 分钟) 确定模型尺寸:建议设计为 “正方体” 或 “长方体”(结构简单,易加工),边长 20-30cm(如 30cm×30cm×30cm 的正方体,内部空间足够放置手机,外部操作方便); 规划隔音结构: 基础框架:用硬纸板搭建正方体框架,预留一面作为 “可打开的门”(便于放入手机和隔音材料),另一面安装透明塑料板(模拟窗户,可测试 “窗户” 的隔音效果); 隔音层设计:分 “内壁隔音” 和 “缝隙密封” 两部分 ——— 内壁可粘贴 1-2 层隔音材料(如先贴海绵,再贴泡沫板),框架缝隙用密封胶条或胶带填补(防止噪声从缝隙泄露,影响效果); 绘制设计图:在记录纸上绘制模型的 “立体图” 和 “剖面图”,标注尺寸(如框架边长、隔音材料厚度)、材料位置(如 “内壁贴 5cm 海绵”“窗户用双层塑料板”)。 阶段 2:搭建基础框架(20-30 分钟) 裁剪结构材料: 若用硬纸板:裁剪 6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