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物理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998100
4.5光的色散-课件-2025-2026学年2024人教版物理学八年级上册教学课件(39页PPT)
日期:2025-09-30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2次
大小:208633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张
物理学
,
PPT
,
39页
,
教学课件
,
上册
,
八年级
(
课件网
)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4.5 光的色散 副标题: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制作人:[你的名字] 日期:[具体日期] 衔接提示: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光的折射,知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偏折。而生活中,雨后天空会出现绚丽的彩虹,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颜色的光 ——— 这些现象都与 “光的色散” 有关。今天我们将探究光的色散现象,理解白光的组成、色光的折射差异及色光混合规律,揭开彩虹形成的奥秘。 幻灯片 2:课程导入(生活中的色散现象) 情境展示与提问: 播放图片 / 视频:① 雨后天空的彩虹;②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分解出彩色光带;③ 肥皂泡表面的彩色条纹;④ 光盘表面反射的彩色光斑; 思考问题: 彩虹和三棱镜分解出的光带,都有哪些颜色?这些颜色的排列顺序有什么规律?(红、橙、黄、绿、蓝、靛、紫,按固定顺序排列); 为什么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颜色的光?难道太阳光不是单色光吗?(太阳光为复色光,由多种单色光组成,不同单色光折射程度不同,导致色散); 彩虹是如何形成的?与光的色散有什么关系?(雨后空气中的小水珠相当于三棱镜,太阳光经折射、反射后发生色散); 引出主题:太阳光(白光)是由多种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当白光通过三棱镜等光学器件时,因不同单色光折射程度不同,会分解成单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本节课我们将通过实验探究色散规律,学习相关知识及应用。 幻灯片 3:知识点 1:光的色散现象与原理 1. 光的色散定义 太阳光(白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不同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本质:色散是光的折射现象的延伸 ——— 白光为复色光,由多种单色光组成,不同单色光在同种介质中的折射程度不同,导致传播方向不同,从而被分解。 2. 实验探究:太阳光的色散 实验目的:观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的色散现象,确定色光的排列顺序。 实验器材: 三棱镜(光学玻璃材质,透光性好)、白色光屏(或白色墙壁)、阳光(或强白光光源,如手电筒 + 白色滤纸,模拟太阳光)、支架(固定三棱镜)。 实验步骤: 准备实验: 将三棱镜用支架固定在阳光下,调整三棱镜的角度,使太阳光能斜射入三棱镜的一个侧面; 在三棱镜的另一侧放置白色光屏,确保光屏与三棱镜的出射光方向垂直; 观察现象: 缓慢调整三棱镜和光屏的位置,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彩色光带; 记录光带的颜色及排列顺序:从光屏的一端到另一端,颜色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红光在最外侧,紫光在最内侧); 分析原因: 太阳光(白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组成; 不同单色光的频率不同(红光频率最低,紫光频率最高),在玻璃(三棱镜)中的折射程度不同 ———频率越高,折射程度越大(紫光折射角最大,红光折射角最小),因此通过三棱镜后,不同单色光沿不同方向传播,形成彩色光带。 3. 色散现象的本质(不同单色光的折射差异) 关键规律:同种介质中,单色光的频率越高(波长越短),折射程度越大; 具体差异(以玻璃为例): 红光:频率最低,波长最长,折射程度最小,通过三棱镜后偏折角度最小,位于光带最外侧; 紫光:频率最高,波长最短,折射程度最大,通过三棱镜后偏折角度最大,位于光带最内侧; 橙、黄、绿、蓝、靛光的折射程度介于红光和紫光之间,按频率从低到高(偏折角度从小到大)依次排列。 幻灯片 4:知识点 2:彩虹的形成原理 彩虹是自然界中最典型的光的色散现象,其形成过程涉及 “光的折射、反射和色散”,具体步骤如下: 太阳光入射:雨后天空中悬浮着大量微小的水珠(直径约 0.01~0.1mm),太阳光(白光)照射到水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湖南省永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2025-09-26)
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2025-09-26)
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2025-09-26)
2024-2025学年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2025-09-26)
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2025-09-26)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