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物理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998109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2025-2026学年2024人教版物理学八年级上册教学课件(34页PPT)
日期:2025-10-04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6次
大小:2730151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张
PPT
,
34页
,
教学课件
,
上册
,
八年级
,
物理学
(
课件网
)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5.2 生活中的透镜 副标题: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制作人:[你的名字] 日期:[具体日期] 衔接提示: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凸透镜和凹透镜,知道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生活中,相机能捕捉美好瞬间、投影仪能将画面投射到屏幕、放大镜能看清细小物体 ——— 这些设备的核心都是凸透镜的成像应用。今天我们将逐一分析这三种常见设备的成像原理,理解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实际价值。 幻灯片 2:课程导入(生活中的透镜设备) 情境展示与提问: 展示实物 / 图片:① 手机相机拍摄照片的过程;② 投影仪将 PPT 投射到屏幕上;③ 用放大镜观察邮票上的细节; 思考问题: 相机拍摄时,为什么能将远处的景物 “缩小” 到照片上?投影仪为什么能将小的幻灯片 “放大” 到屏幕上?(都与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变化有关); 放大镜看到的像与相机、投影仪的像有什么不同?(放大镜成正立像,相机和投影仪成倒立像); 这些设备中,凸透镜的位置、物体和像的位置关系有什么差异?(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不同,导致成像性质不同); 引出主题:相机、投影仪、放大镜都是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工作的,由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物距)不同,形成的像的大小、正倒、虚实也不同。本节课我们将探究这三种设备的成像原理及特点。 幻灯片 3:知识点 1: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1. 相机的基本结构 核心部件:镜头(凸透镜)、感光元件(如手机的 CMOS、相机的胶片)、调焦环、光圈、快门; 各部件作用: 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负责将景物的光会聚到感光元件上; 感光元件:相当于 “光屏”,承接凸透镜成的实像,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手机相机)或化学信号(胶片相机); 调焦环:通过调节镜头与感光元件的距离(像距),使不同距离的景物都能在感光元件上成清晰的像; 光圈: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的多少,调节照片的亮度; 快门:控制镜头透光的时间,捕捉瞬间画面(如快速快门定格运动场景,慢速快门记录轨迹)。 2. 相机的成像原理(实验模拟) 实验目的:模拟相机成像,观察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特点。 实验器材:凸透镜(焦距 f=10cm)、光具座、蜡烛(物体)、白色光屏(模拟感光元件)。 实验步骤: 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中间位置(如 50cm 刻度处),蜡烛放在光具座的一端(如 10cm 刻度处),此时物距 u=50cm-10cm=40cm(u>2f,f=10cm,2f=20cm); 将光屏放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光具座 50cm 刻度右侧),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蜡烛清晰的像; 观察像的性质: 大小:像比蜡烛小(缩小的像); 正倒:像与蜡烛上下、左右均相反(倒立的像); 虚实:像能在光屏上承接(实像); 像距:测量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如光屏在 65cm 刻度处,像距 v=65cm-50cm=15cm,f
2f); 像的性质:倒立、缩小的实像; 像距范围:像位于凸透镜的1 倍焦距和 2 倍焦距之间(f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期末考前冲刺模拟押题练习卷(试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苏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下册(2025-10-02)
期末考前冲刺模拟押题练习卷(试题)(含答案)2024-2025学年沪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下册(2025-10-02)
期末考前冲刺模拟押题练习卷(试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沪粤版(2024)物理八年级下册(2025-10-02)
期末考前冲刺模拟试卷(一)(含解析)2024-2025学年教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下册(2025-10-02)
期末考前冲刺模拟试卷(一)(含解析)2024-2025学年苏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下册(2025-10-02)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