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99723

2.3 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课件(共25张PPT)高一上学期物理 粤教版(2019) 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5-10-06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9次 大小:610516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必修,2019,教版,物理,学期,高一
  • cover
(课件网) 粤教版 必修一 第二章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三节 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新课导入 如何利用实验仪器测量物体运动过程中的瞬时速度呢? 电磁打点计时器 电火花计时器 如何利用实验仪器测量物体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呢? ① ②匀变速直线运动 用打点计时器是记录物体运动位移和时间信息 实验: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打点计时器、电源、导线、纸带、小车、 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细绳、钩码、刻度尺 二、实验器材 一、实验原理 匀变速直线运动 实验: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三、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原理装置图 操作要领 (1)平行:细绳、纸带与长木板平行 (2)靠近:小车释放前,应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 (3)先后:实验时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实验后先断开电源,后取下纸带 (4)适当:悬挂钩码要适当,避免纸带打出的点太少或过于密集 实验: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四、数据处理 选择合适的计数点 每5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 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计时点 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 T=0.1s 为了减小误差,在测量中我们不移动刻度尺,分别测量1、2、3……与0点间的距离,然后 通过做差计算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位移大小Δx 实验: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四、数据处理 如何应用纸带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 在纸带上测出6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分别是s1、s2、…、sn。 (1)如果x1=x2=…=xn,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2)如果x2-x1=x3-x2=…=xn-xn-1≠0,即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相等,则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差也等于aT 2 );如果不相等,则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四、数据处理 如何求加速度? 在纸带上测出6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分别是s1、s2、…、s6。 匀变速直线运动 --达不到减小偶然误差的目的.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特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相等的. 故 Δx=x2-x1=x3-x2=…=xn-xn-1=aT2 位移差公式 四、数据处理 在纸带上测出6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分别是s1、s2、…、s6。 偶数段用逐差法求加速度 由sm-sn=(m-n)aT2得 逐差法的实质是将纸带分为时间间隔相等的两大段来处理: 思考与讨论 逐差法:由 s=T2 可以分析得出, 由此求出加速度的平均值.这种方法能减小实验误差,为什么呢 减少多次计算带来的误差 提高了实验数据的利用率,减小了随机误差的影响 除逐差法外,还可以用其他方法求加速度吗? 作图法:求出各点的瞬时速度,作 v-t 图像求斜率 实验: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四、数据处理 如何求瞬时速度? 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两个连续相等时间里, 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这两段时间里的平均速度。 在纸带上测出6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分别是s1、s2、…、sn。 除逐差法外,还可以用其他方法求加速度吗? 求出各点的瞬时速度,作 v-t 图像求斜率 四、数据处理 在纸带上测出6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分别是s1、s2、…、s6。 1、 坐标轴单位长度选取恰当,使图像分布在坐标平面的大部分面积 2、 根据所得数据描出各点的位置(描点法),观察和思考各点的分布规律。 3、画直线时,让尽可能多的点处在这条直线上,其余点均匀分布在直线两侧,去掉偏差太大的点。 v-t 图象法求加速度 在v-t 图象上取一段时间Δt(尽量取大些),找出Δt 对应的Δv ,代入 求解。 (t2-t1) (v1-v2) t1 v1 t2 v2 四、数据处理 课堂小结 二、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一、公式 sm-sn=(m-n)aT2 ①用逐差法求加速度 ②用作图法求加速度 实验原理、操作及注意事项、数据处理 课堂练习 1、实验室常用的电磁式打点计时器用的是频率为50Hz的低压 ( 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