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99751

4.1 牛顿第一定律 课件(共30张PPT) 高一上学期物理 粤教版(2019) 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5-10-06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8次 大小:40711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学期,必修,2019,教版,物理,高一
  • cover
(课件网)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 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 “车为什么总要停下来呢?” 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 “你不推了,它还不停吗?例如马拉车等,要想让物体运动,一定要用力推着它才行!” 问题:历史上都有哪些代表性的科学家对物体运动的原因进行了探究,它们的观点分别是什么 你觉得谁的观点是最准确全面的 新课探究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前384-前322) 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车停下来的原因是没有了推力。 伽利略(Galileo,1564-1642) 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物体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 车子是因为受到阻力,所以停下来。 笛卡儿(Descartes,1596-1650) 如果没有其他原因,运动的物体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牛顿(Newton,1642-1727)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归纳小结 历史上,在研究物体的运动原因的科学家中,代表性的有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笛卡尔,牛顿。 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伽利略: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物体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 迪卡尔:如果没有其他原因,运动的物体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着直线运动。 牛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总结出了牛顿第一定律。 上述科学家的观点中,牛顿的观点是最全面的,也是目前普遍被认可的。 如果水平面足够光滑,小车将一直运动下去。 例题1:下列有关力与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B. 伽利略用理想斜面实验得出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 笛卡尔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 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D. 牛顿站在巨人的肩上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该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 答案及解析: A.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A正确。 B.伽利略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故B错误。 C.笛卡尔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为牛顿第一定律奠定基础,故C正确。 D.牛顿站在巨人的肩上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该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观察与思考:伽利略针和单摆实验 将单摆上端固定,摆球拉向一边,由静止释放小球,小球会摆动到另一边,用水平尺子标记其高度。 (1)将单摆悬挂在一定点O处,将小球拉到左边A处,与尺子同高度的地方,从静止释放小球,可以观察到什么现象?小球运动到右边,能达到同等高度的位置吗? (2)在小球悬点O的下方O1处固定一根针,当球由左边A处往右边摆动时,碰到针,它会摆到相同的高度吗? (3)提高针的位置至点O2,小球还会摆到相同的高度吗? (4)多次改变小球的悬点并观察小球的运动路径,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这个轨迹与哪个实验设想类似? 1. 在斜面上静止释放的小球。 2. 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静止时的高度。 3. 如果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将做什么样的运动? 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但是要通过更长的距离。 4. 如果倾角还继续减小呢?小球的运动又会是什么样的? 小球达到同样的高度,但越滚越远。 5. 倾角减小到放平第二个斜面,如果第二个斜面无限长,小球又会做什么样的运动? 小球不可能达到原来的高度,就要沿水平面一直运动下去。 实验结论:小球不受摩擦力,小球就要一直运动下去。 实验本质:想象着把实践中存在、影响物体运动的摩擦力去掉,抓住事物的本质。这种依据逻辑推理把实际实验理想化的思想也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