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情境导入 第二单元 从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3课 秦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情境导入 “列位,在这地宫之中,可都得见我了吧?不错,吾便是那将军俑! 世人皆道,我大秦兵马俑,千人千面,无一雷同。此言不虚!尔等眼前所见,非是泥胎陶塑,乃是当年追随我王———始皇帝陛下,征伐六国、一统天下的热血男儿!每一个,都是有名有姓、有血有肉的秦军锐士! 吾亦如此。当年,不过一执戟小卒,在血火烽烟里滚打,于刀光剑影中搏杀。凭手中戈矛,身上甲胄,还有胸中一口不灭的锐气,一刀一枪,一步一个血印,方才挣下这将军之位! 今日,且随吾这柄青铜戈,穿越这千年时光!让吾带列位瞧瞧,那旌旗蔽日、战鼓震天,金戈铁马踏破山河的峥嵘岁月!随我来!” 随我逛大秦... ... 材料1: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残,不得休息。 ———《吕氏春秋》 材料2:墨子:“一同天下”; 孟子:“(天下)定于一” 荀子:“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兼利天下” 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货币 (一)历史条件 材料3: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 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萃并诸侯。(郑国渠)“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 —《史记》 材料4: 晋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宾客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尊官,与之分. —《史记》·秦孝公求贤令 ①长期战乱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 ②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客观 ③秦国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 ⑤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较为清明; ④商鞅变法后,国家日益强盛。 主观 根本原因:顺应大一统的历史趋势 一、秦的统一 (二)统一过程: 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建立第一个统一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策略:远交近攻、分化瓦解、各个击破。 一、秦的统一 南方:征服越族 西南:控制西南夷(灵渠、设郡) 北击匈奴、筑长城 北抵长城 西到陇西 东至东海 南濒南海 (三)开拓疆域: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贾谊《过秦论》 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贾谊《过秦论》 人口达到2000多万,疆域320万平方公里 一、秦的统一 秦朝的统一,结束了诸侯割据局面,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的交融,推动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吾等沉睡千载,仍为始皇帝之壮举震撼!横扫六合后,创中央集权制,政令通达四方,使帝国如臂使指,再无分崩离析之患,开立万世之基;书同文,文化得以交融传承,华夏文脉绵延不绝;车同轨,天下往来无阻;统一度量衡,市井商贸井然;修直道如剑,让帝国的威严与力量传至每一处角落。吾主之功,如日月当空,吾等虽为陶土之身,却因见证这般伟大功绩而倍感荣耀,愿永护陵寝,护这千秋功业,传这不朽传奇!” 随我逛大秦... ... 中 央 地 方 1.制度建设———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制 郡县制 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 是一种决策方式。特征是君主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 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是一种管理方式。指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实行垂直管理。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与巩固 材料1: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