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聊城市某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一、单选题 1.关于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国家产生的演进过程下列传导正确的是( ) A.生产力发展→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 B.生产力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国家产生 C.私有制产生→生产力发展→阶级产生→国家产生 D.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生产力发展 2.2024年3月22日,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跋山遗址群是一处旧石器时代中期旷野遗址,目前出土文化遗物4万余件,包括石制品3万件以及少量竹、木质等有机物标本。其中1件象牙质铲形器形体硕大、人工打制痕迹明显,为国内首次发现。下列情景中,可能会出现在当时所处时代的是( ) ①石器工具已广泛用于农业和畜牧业生产 ②人们主要是以采集天然的食物为生 ③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 ④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4年7月23日,考古工作者在三星堆遗址新发现与玉石器生产加工相关的遗存,经专家初步判断此遗存为玉石器“生产车间”,年代为商代中期,进一步揭开了三星堆的面纱。关于该时期生产关系特点,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①金属工具在这一时期广泛使用 ②土地等生产资料全部归奴隶主 ③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逐渐盛行 ④奴隶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明朝时期,民间流传一首歌谣,歌词为:“一亩官田七斗收,先将六斗送皇州,只留一斗完婚嫁,愁得人来好白头。”完成下列小题。 4.下列对这首歌谣的认识正确的有( ) ①是封建社会剥削关系的真实写照 ②反映了地方官田赋税过重农民难以承受的现实处境 ③表明封建社会地主只给农民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④封建地主和农民是人类社会最早形成的两大对立阶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民谣是一定时期历史的真实反映。造成民谣中反映的社会现状的根本原因是( ) A.森严的等级制度 B.残酷的地租剥削 C.封建社会的生产力 D.封建土地所有制 6.2024年是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经过研究查明,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包括漆木器、纺织品、简帛三大主要门类。1017件漆木器中有869件保存完整,其中不少漆器有“成市”戳记,说明是由成都官府作坊制造的。出土时,不少漆器外表仍然光亮如新。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器( ) ①能够反映出西汉初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②表明西汉初期手工业从传统农业中分离出来 ③说明漆器制造业在西汉初期有了进一步发展④充分反映了我国封建制生产关系的主要特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把从雇佣劳动那里剥削来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用于个人消费,另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于购买扩大生产规模所需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因此,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资本积累则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与此同时,资本家也会逐步改善工作条件和提高工资水平。可见,资本积累( ) ①会导致社会的两极分化和社会矛盾的加剧 ②会导致以生产绝对过剩为特征的经济危机 ③使资本家占有更多剩余价值并完全占有工人 ④使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手段和途径更为隐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它们相伴而生,唯物史观对剩余价值理论的发现有指导作用,剩余价值理论又证明了一般形态的唯物史观。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又从各自的角度论证了共产主义的必然性。马克思的两大发现( ) ①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②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③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 ④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