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末自我评估 (满分:100分 评估范围:1-6章) 一、选择题 1.下列估测的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 A.教学楼每层楼高约为3.5m B.中学生跑完800米的时间约为1min C.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20km/h D.九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kg 2.图中所示为我国某型号的火箭发射时上升的情境。关于该发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发射塔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 B.以火箭为参照物,发射塔是静止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火箭是运动的 D.以地面为参照物,发射塔是运动的 3.下列和声现象有关的情景,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情景,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只要物体振动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B.乙情景,古筝演奏中拨动不同琴弦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C.丙情景,利用超声波可以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D.丁情景,航空母舰上的起飞引导员佩戴耳罩是为了防止噪声产生 4.图甲为我国古代的“节能灯”———省油灯”,图乙为其部分剖面示意图。向灯盏夹层内注水,有助于减慢油的蒸发,达到省油的目的。关于“省油灯”减慢油蒸发的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降低油的温度 B.减小油的表面积 C.减慢油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 D.减少油的体积 5.电冰箱通电后,制冷剂被压缩机从蒸发器内吸出、压缩后进入冷凝器,随后进入蒸发器……,通过这样的循环,实现制冷效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制冷剂需选用不容易汽化的物质 B.制冷剂需选用汽化吸热能力弱的物质 C.制冷剂在冷凝器内液化放出热量 D.打开工作中的冰箱门,最终能使整个房间内降温 6.为了中小学生在清晨或夜晚出行的安全,校服设计者增加了具有强反射性能的反光警示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校服上的反光条是光源 B.看到黄色的反光条是因为发生了色散 C.光被反光条反射后传播速度大于3×108m/s D.能够看到反光条是因为光在反光条表面发生了反射 7.圭表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天文仪器,通过测量正午日影长度来推测二十四节气。图1是实践小组于2023年12月1日在厦门市(北纬24.5°)正午时刻进行“圭表测影”活动。图2是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圭表测影的原理是光的折射 B.圭表测影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C.活动当日至2023年冬至,正午时表的日影长度逐渐变短 D.活动当日至2024年夏至,正午时表的日影长度先变长后变短 8.为满足特殊人群的需求,有一种眼镜的镜片可以改变(如图甲),它的改变是通过在透明的薄膜中注入或抽出光学液体来实现。图乙是某人看远处物体时的成像情况,此时该人的视力缺陷和矫正时应选择的镜片是( ) A.近视眼,镜片Ⅰ B.近视眼,镜片Ⅱ C.远视眼,镜片Ⅰ D.远视眼,镜片Ⅱ 9.如图是小榕在实践活动中用带抽屉的纸盒和透镜自制的简易投影仪,将手机放入抽屉中,通过推拉抽屉,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影到白墙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机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透镜的二倍焦距 B.选择的凸透镜焦距越小,墙上的像也一定越小 C.要使墙上的像变大,应减小手机与透镜间的距离 D.若要在墙上正常阅读手机内容,手机应如图所示正立放置 10.有一体积为20cm3的均匀固体,用天平测得它的质量为160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天平测它的质量时,砝码应放在天平左盘 B.此固体的密度为8×103 kg/m3 C.把此固体带到月球上,质量变为原来的 D.把此固体截去一半,剩余部分密度为4×103 kg/m3 二、填空题 11.汽车鸣笛是由于喇叭 发声,声音通过 传入人耳,如图在高架路某些路段两侧设有板墙,其作用是在 控制噪声。 12.煮面条时,人们一般先用大火使水迅速沸腾,再改用小火使水保持沸腾。改用小火使水保持沸腾时,水的温度 (选填“升高”“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