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综合实践.4 介绍美丽的校园》教学设计 学科 数学 年级 三年级 课型 新授课 单元 综合实践单元 课题 介绍美丽的校园 课时 第4课时 教学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实地观察、合作绘制、互动介绍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综合运用 “东、西、南、北” 等八个方向和 “几点钟方向” 的知识描述校园物体位置。在 “做中学、说中学” 中理解两种方向描述方法的特点与适用场景,培养空间表达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对校园的认同感,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综合应用价值。 教学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 “八个方向” 和 “几点钟方向” 基础上的综合实践课。通过 “绘制校园平面图”“实地介绍场所”“对比分析方法” 等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根据场景选择合适的方向描述方法(如固定观察点用 “八个方向”,动态场景用 “几点钟方向”);明确 “观察点”“参照物” 在位置描述中的关键作用;体会两种方法的互补性,提升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掌握两种方向描述方法,但综合运用时存在以下难点:难以判断场景适合哪种方法(如介绍固定建筑时误用 “几点钟方向”);介绍时易忽略 “观察点”(如只说 “食堂在东面”,未说明以哪个建筑为观察点);团队合作中存在表达不清晰、倾听不专注的问题。因此,教学需结合校园真实场景,通过 “实践 — 反思 — 改进” 的循环,帮助学生突破上述难点,提升综合运用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1.实践能力:通过绘制校园平面图、实地介绍校园场所,提升动手操作、信息整合与口头表达能力;2.空间观念:能根据观察点,灵活运用两种方向方法描述位置,理解 “观察点变化对描述结果的影响”,形成系统的空间认知;3.合作交流:在小组合作绘制、介绍、互评中,学会清晰表达、耐心倾听与互助改进,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教学重点 1.掌握用 “八个方向” 和 “几点钟方向” 介绍校园物体位置的方法(需明确观察点和参照物);2.比较两种方法的特点(如 “八个方向” 固定、“几点钟方向” 灵活),并能根据场景选择使用。 教学难点 1.介绍时准确表述 “观察点”(如 “以教学楼为观察点,操场在南面”);2.针对同一物体,能根据场景切换两种描述方法(如固定位置用 “八个方向”,移动中用 “几点钟方向”)。 教学准备 校园简易平面图(标注主要建筑)、方向板(含八个方向)、钟面图模板、A4 纸、彩笔、直尺;校园各场所照片、优秀 “校园介绍” 视频片段、评价量表(含 “观察点明确度”“方法合适度” 等维度); “游客” 胸牌(用于角色扮演)、记录表格(两种方法对比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提问:“新学期来了很多新同学,怎样向他们清楚地介绍我们美丽的校园呢?我们学过哪些描述方向的方法可以帮忙?”2. 结合课件展示校园场景图,回顾 “八个方向” 和 “几点钟方向” 的知识,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用这些方法来介绍美丽的校园。” 1. 自由发言,回忆两种方向描述方法的规则。2. 观察校园场景图,初步思考如何用学过的方法介绍图中场所。 以生活需求为切入点,关联已学知识,激发学生用方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自然引出课题。 二、探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任务一:绘制校园重点场所平面图1. 讲解要求:“以操场为固定观察点,用‘东、西、南、北’标注方向,画出教学楼、食堂、升旗台等 3-4 个重点场所的位置。”2. 示范绘制:在 A4 纸上标注观察点,用方向板确定八个方向,用简单符号代表建筑物。3. 布置任务:小组合作绘制,完成后用 “( )在操场的( )方向” 描述各场所位置。 1. 明确绘制规则和观察点,小组分工(画图、标方向、写名称)。2. 合作绘制平面图,尝试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