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自我评估 一、单项选择题 1.【新考法·爱国情怀】如图7是为了纪念老红军谢宝金而立的铜像。在长征途中他背着一台68kg的发电机走完全程,创造了长征路上的奇迹。以下与这台发电机质量最接近的是( ) A.一支铅笔 B.一本物理教科书 C.一个篮球 D.一名中学生 2.小翔在学习密度时写出了一些交流材料,其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密度与其质量成正比,与其体积成反比 B.容器中水用去一部分后,剩余水密度变小 C.冰的密度是0.9×103kg/m3,表明1m3冰的质量是0.9×103kg/m3 D.质量相等的实心物体,体积较大的组成物质的密度较小 3.用已调平衡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通过增减砝码操作后,指针位置如图所示,接下来的操作应为( ) A.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B.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C.将最小的砝码取下 D.向右移动游码 4.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下列各种情况中会造成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的是( ) A.调节天平平衡时,游码没有拨至标尺左侧零位 B.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平衡标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便停止了调节 C.称量时所用的砝码已磨损 D.使用粘有脏东西的砝码 5.图为小明同学在探究不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m﹣V图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体积为15cm3的乙物质的质量为18g B.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质,甲物质的体积较大 C.乙物质的密度是甲物质密度的2倍 D.质量均为12g时,甲物质的体积比乙大20cm3 6.甲、乙两个质地均匀的实心正方体棱长分别为10cm和5cm。用同一台电子秤分别测量它们的质量,结果如图,则甲、乙两正方体的密度之比为( ) A.4:1 B.1:2 C.1:1 D.1:4 7.小明用烧杯盛某种液体,测得液体与烧杯总质量m和液体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像可知,该液体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B.60cm3该液体的质量是100g C.该液体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D.空烧杯的质量是40g 8.如图所示是浙江大学的科学家们研制出的一种超轻材料,这种被称为“全碳气凝胶”的固态材料密度仅0.16kg/m3,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轻的材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6kg/m3的物理意义是1m3的该材料质量为0.16kg B.该材料的密度会随着质量的增大而增大 C.该材料制成的物品带到太空,质量减小 D.该材料适合做打桩用的重锤 9.用密度为2.7×103kg/m3的铝制成甲、乙、丙三个大小不同的正方体。要求它们的边长分别是0.1m、0.2m和0.3m,制成后让质量检查员称出它们的质量,分别是3kg、21.6kg和54kg,质量检查员指出,有两个不合格,其中一个掺入了杂质为次品,另一个混入了空气泡为废品,则这三个正方体( ) A.甲为废品,乙为合格品,丙为次品 B.甲为合格品,乙为废品,丙为次品 C.甲为次品,乙为合格品,丙为废品 D.甲为废品,乙为次品,丙为合格品 10.物理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房间里的暖气一般都安装在窗户的下面 B.图乙中,在我国北方,冬天要对自来水管进行包裹保护,是因为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 C.图丙中,把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灯上方,风车能转动起来,是因为空气受热密度变大 D.图丁中,航空器材常采用高强度、高密度的合金或新型合成材料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1.【新考法·传统文化】篆刻艺术是镌刻在中华艺术文脉上的古老印记。作为国粹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如图1所示,一位艺术家正在篆刻一枚方章,与篆刻前相比,篆刻后方章的质量 ,密度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同学们使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酱油、盐水和纯净水三种液体的密度。根据你已有的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