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01493

第5课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 课件

日期:2025-10-2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5次 大小:705279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5课,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
  • cover
(课件网) 第5课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 七上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历史 新课标: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局面的形成。 学习目标 1.通过对比春秋时期与西周的相关史事,了解周王室衰微的表现;(史料实证) 2.分析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产生的原因及影响,进一步理解春秋时期是一个大变革、大动荡、大融合的时代;(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3.通过读图和分析材料,掌握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并从中分析其对社会带来的深刻变化。(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东 周 前770年 周平王迁都洛邑 前476年 前475年 前221年 春 秋 战 国 春秋:因与孔子编订的编年体史书《春秋》年代相当而得名。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 ———奴隶社会的逐渐瓦解时期 根据课本,将王室衰微的表现卡片补充完整 西周·分封制 春秋·王室衰微 授民授疆土 制度上 统治区域上 政治地位上 经济上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诸侯定期纳贡 诸侯王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使周王室财政陷入困境,甚至依赖诸侯国经济支持 诸侯王不听从王命,各自为政 周王室管辖地区范围缩小,仅在洛邑一带; 分封制逐步瓦解,一些诸侯国国君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 王室衰微 王室衰微,诸侯各自为政,国家分裂割据;分封制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诸侯之长)。 —《史记·周本纪》 2.【史料实证】材料反映了春秋时期政治格局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这是西周哪一制度埋下的祸根? 王室衰微 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论语·季氏》 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论语·季氏》 目的: 口号: 诸侯争霸为什么要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 追逐自身的利益。 “尊王攘夷”(尊敬王室,排除夷狄)。 (1)周王室虽然衰微,但仍具有天下“共主”的名分,打着“尊王”的口号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 (2)当时少数民族势力发展,威胁中原华夏诸国,打着“攘夷”旗号充当保护色,能赢得华夏诸国的认同。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春秋末期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诸侯争霸 霸主: 将诸侯争霸卡片补充完整 为什么说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左传昭公六年》 材料一 鲧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居人,此城郭之始也。 —《淮南子·原道训》 材料二 以大型宫殿为中心的城池、军队、刑法、监狱 原始部落 早期国家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是奴隶社会 诸侯争霸 观察地图,分小组讨论诸侯争霸的原因?并寻找春秋时期较强大的诸侯国有哪些? ③为了夺取土地、财产和人口,争当天下霸主,诸侯领袖。 ②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①周王室衰微; 春秋初期形势图 齐 晋 秦 楚 吴 越 诸侯争霸 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王 秦穆公 越王勾践 老马识途 一箭之仇 退避三舍 兵不厌诈 厉兵秣马 秦晋之好 一鸣惊人 问鼎中原 卧薪尝胆 兔死狗烹 【拓展知识】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春秋争霸的成语故事吗? 诸侯争霸 公元前632年,楚军和晋军在城濮交战,晋文公兑现当年流亡楚国许下“退避三舍”的诺言,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拓展知识】退避三舍———晋文公称霸 诸侯争霸 【拓展知识】“问鼎中原”———楚庄王 诸侯争霸 材料一: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自称为“华夏”,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周边民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 ———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