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01772

人教版(2024)地理 八年级上册 2.3 河流与湖泊(第2课时)教案+课件(共33张PPT)

日期:2025-10-01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0次 大小:355535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33张,课件,教案,2课时,湖泊
    《河流与湖泊》教案 第2课时 我国第一大河———长江 课程标准 素养目标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长江的特点,举例说明其对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区域认知:运用图文资料,了解长江的基本概况、上中下游的水文特征。 人地协调观:认识长江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明确合理开发和保护河流的重要性。 综合思维:运用相关资料,分析长江在水能和航运方面的巨大作用和开发利用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治理对策。 地理实践力:通过探讨长江开发与保护中的矛盾,提高问题探究与方案设计的能力。 教学目标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认识长江的基本概况、水文特征; 2. 结合相关资料,认识长江在水能、航运方面的开发利用,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治理对策。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结合相关资料,认识长江在水能、航运方面的开发利用,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治理对策。 【难点】 结合相关资料,认识长江在水能、航运方面的开发利用,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治理对策。 (三)课时安排 我国第一大河———长江:1课时 本节教学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分为三课时。第1课时为河湖众多,区域差异显著,第2课时为我国第一大河———长江,第3课时为我国第二长河———黄河。整体采用“问题驱动—新知解惑—合作探究—小试牛———思维梳理”探究教学模式展开。每个环节目的如下: 问题驱动:播放视频《奔涌吧,长江》,设置研学情境,跟随奔涌的长江,一起开启长江生态研学之旅———来激发学生兴趣。 新知解惑:运用相关数据,明确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运用地图,绘制长江干流形状,找出发源地和注入海洋、上中下游的分界,干流流经的省区、地形区、温度带和干湿地区,明确不同河段的水文特征;运用地图,找出大型水电站分布的河段,并分析原因;利用资料,结合长江中下游水文特征,分享长江航运发达的原因;运用资料,分析长江中下游汛期多受洪涝灾害威胁的原因及治理措施———为后面小组活动做好知识铺垫。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讨论,为长江的保护与开发建言献策———迁移应用,理解河流对国家的影响。 小试牛刀:选用长江相关的试题———巩固知识点的同时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思维梳理:知识梳理———强调重点,查漏补缺。 通过整个流程,辅以若干图片、视频、文字材料、地图,使学生了解我国的第一大河———长江的源头、注入海洋、流经生物和地形区等基本概况,认识了长江不同河段的开发利用价值,分析长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提出治理对策,感悟合理利用河流和保护河流的重要性。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问题驱动 【播放视频】奔涌吧,长江 【展示课件】跟随奔涌的长江,一起开启长江生态研学之旅 观看视频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过渡 同学们,当《奔涌吧,长江》的旋律还在耳畔回响,当你们的研学手册已写满期待,这条奔流 6300 千米的母亲河,正等着我们用眼睛去发现、用双手去触摸、用心去读懂她的馈赠与忧思 环节二 新知解惑 一、长江概况 【展示图片】长江与我国主要河流的数据 【提出问题】说说长江为什么是我国第一大河 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流域最广、流量最大的河流 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归纳概括能力,落实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展示图片】长江流域水系 【提出问题】在图中用笔描出长江的干流,找出发源地、注入海洋,上中下游的分界。干流流经的省区、地形区、温度带和干湿地区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向东注入东海。上中下游分界线是宜昌和湖口。长江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区。 长江主要支流有雅砻江、大渡河、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湘江、赣江等,中下游湖泊众多,有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巢湖等。长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