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03116

第十六单元 第41讲 原子核(课件 学案 练习)2026届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一轮复习

日期:2025-09-29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3次 大小:226010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十六,一轮,2019,人教,物理,高中
    第41讲 原子核 例1 C [解析] 锇 160经过1次α衰变后产生的新核素质量数为156,质子数为74,钨 156经过1次β+衰变后质量数为156,质子数为73,可知两新核素衰变后的新核有相同的质量数,故选C. 例2 C [解析] 由于核反应过程中质量数守恒且电荷数守恒,故原子核Y的电荷数为119-95=24,则原子核Y为Cr,质量数A=54+243-2=295,C正确. 例3 D [解析] 根据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可知,Y的质量数是16-12=4,电荷数是8-6=2,是α粒子,A、B错误;α射线的穿透能力比γ射线弱,电离能力比γ射线强,C错误,D正确. 例4 B [解析] 1 g钍234经过48天后,剩余质量m=m0=0.25 g,故选B. 变式1 C [解析] 由图像可知,放射性元素的质量从m0变为m0,刚好衰变了一半的放射性元素,经历的时间为一个半衰期,则有T=5.5 d-2.5 d=3.0 d,故选C. 例5 C [解析] 根据衰变过程及核反应中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知,A中的X质量数为4,电荷数为2,X为α粒子,该方程属于α衰变,故A错误;同理可知,B中的Y质量数为1,电荷数为0,Y为中子,该方程属于轻核聚变,故B错误;同理可知,C中的K质量数为10,电荷数为0,K为10个中子,该方程属于重核裂变,故C正确;同理可知,D中的Z质量数为1,电荷数为1,Z为质子,该方程属于人工核转变,故D错误. 例6 BC [解析] 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0=mv1-Mv2,衰变后两粒子速度方向相反,由左手定则可知此核衰变为β衰变,故A错误,B正确;由qvB=m,可知R==,所以R1∶R2=84∶1,故C正确,D错误. 例7 D [解析] 根据核反应中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可知核反应方程式为HHHen,选项A错误;生成物比反应物更稳定,因此生成物的比结合能更大,即氦核的比结合能比氘核的大,选项B错误;发生轻核聚变的条件是原子核之间距离达到原子核的尺度,即达到10-15 m,选项C错误;根据核反应可知,每次核聚变反应后质量亏损为Δm=m氘+m氚-m氦-m中=0.018 9 u,4 g氘参加反应,含有氘核个数N=NA=×6×1023=1.2×1024,质量亏损产生的核能为ΔE=NΔm×931.5 MeV=1.2×1024×0.018 9×931.5 MeV=2.11×1025 MeV,选项D正确. 例8 C [解析] 该过程中的质量亏损为Δm=4mp-mα-2me≈4mp-mα=0.028 6 u,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有ΔE=Δm·c2,得ΔE=0.028 6×931 MeV=26.6 MeV,选项C正确. 变式2 CD [解析] 秦山核电站利用的重核裂变释放的能量,选项A错误;如果不考虑核能与电能转化效率,则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mc2可以推算,原子核亏损的质量Δm== kg≈27.6 kg,但核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不可能为100%,所以亏损的质量应该超过27.6 kg,选项B错误;核电站反应堆中需要用镉棒来吸收中子,从而控制链式反应的速度,选项C正确;根据核反应中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及链式反应中的中子数增加的特点,可知反应堆中存在U+nBa+Kr+n的核反应,选项D正确.第41讲 原子核 1.C [解析] 根据反应前后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得6×2=2×4+x+y,6=2×2+y,解得x=2,y=2,故C正确. 2.A [解析] 根据核反应中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知X的电荷数为6,质量数为12,故X为C,A正确;同理可知Y应为He,B错误;中子n的质量数为1,C错误;衰变过程中释放能量,D错误. 3.A [解析] 相同质量的核燃料,轻核聚变比重核裂变释放的核能更多,A正确;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知,氘氚核聚变的核反应方程为HH→n,B错误;核聚变的核反应燃料主要是氘核和氚核,C错误;核聚变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能量,有质量亏损,D错误. 4.D [解析] 由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知SrYe β衰变,UHe α衰变,A、B错误;由于Sr的半衰期小于Pu的半衰期,所以初始数目相同的两者经过相同时间后剩余的Sr数目小于Pu的数目,C错误,D正确. 5.D [解析] 根据衰变过程的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可知,发生β衰变后质量数不变,电荷数增加1,即产生N,选项A错误;原子核衰变放出的电子由原子核内部的中子转化而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