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节 形形色色的植物 考点一、藻类植物 1.生活环境:多数藻类植物只能生活在水中,有的生活在淡水中,称为淡水藻,如水绵、衣藻等;有的生活在海水中,称为海藻,如海带、紫菜、马尾藻等。还有一些种类生活在陆地上潮湿的地方。 2.形态结构:藻类植物种类多样,形态各异。有简单的单细胞藻类,也有多细胞的大型藻类;有绿色的,也有褐色或紫红色的。藻类植物都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拓展:在淡水中可以采集到衣藻和水绵,在海水中可以采集到紫菜和海带。这些植物都不具有根、茎、叶,没有专门的吸收和运输养料的器官,不能在陆地上生长。注意:名称带有藻的不一定是藻类。 典例1:海带是生活在海水中的藻类,关于海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海带虽然呈褐色,但是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B.海带依靠根吸收生命活动所需的水 C.海带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D.海带是依靠种子繁殖后代的 变式1:(2025七上·永康期末)下列可食用植物中,没有根、茎、叶分化的是( )。 A.白菜 B.紫菜 C.菠菜 D.香菜 变式2:(2025七上·慈溪期末)“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两句诗中所描述的“绿”,分别是自然界中的哪些植物类群 ( ) A.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 B.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 C.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D.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 变式3:(2024七上·秀洲期中)伞藻属于单细胞藻类,由伞帽、伞柄和假根三部分组成,细胞核位于假根内,伞柄内主要为细胞质。当伞藻细胞部分受损时,再生能力很强。20世纪30年代,生物学家海莫林研究细胞核与细胞质的功能时,以伞藻作为实验对象,他将一种伞藻A的伞柄移植到另一种伞藻B的假根上,一段时间后,观察再生伞帽的形态(如图甲)。 (1)根据甲图,海莫林可得出初步结论:伞帽的形态受 (填细胞结构)的影响。 (2)海莫林认为细胞质中存在某些物质对伞帽形态产生影响,他进一步研究这些物质的来源,提出两种猜想。 猜想一:细胞核与细胞质都能产生决定伞帽形态的物质。 猜想二:细胞核产生决定伞帽形态的物质,并聚集在细胞质中。 为此他进行了如图乙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可以作为猜想 的证据。 (3)请根据(2)题现象预测:若切除伞藻的伞帽和假根,只保留伞柄,其上端再生出伞帽后,再次切去伞帽(如丙图)。请预测一段时间后,伞帽的再生情况是 (选填“再生出伞帽”或“不再生伞帽”)。 考点二、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1.苔藓植物 (1)生活环境:苔藓植物生活在阴湿地面、背阴墙面上,或在一些古老的树干上,如葫芦藓、墙藓等。 (2)形态结构:葫芦藓有明显的茎和叶,但没有真正的根,植株非常矮小。 2.蕨类植物 (1)生活环境:在森林或山野中,生长着肾蕨、芒萁等,它们属于蕨类植物。有些蕨类植物由于姿态优美,且能在阴暗环境中生长,成了人们喜爱的家庭盆栽植物,如铁线蕨、鸟巢蕨等。 (2)形态结构: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高大得多,结构更加复杂,有明显的根、茎、叶。叶常呈羽状,到了夏天,背面会长出隆起的孢子囊,内有很多孢子。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成熟后从孢子囊中散落出来,如果落在适宜的地方,就会萌发生长,成为新个体。 3.孢子植物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都不会产生种子,但能通过产生孢子来繁殖后代,所以称为孢子植物。 典例1:(2025七上·义乌期末)同学通过长期观察家里的某一盆景(如图)发现,盆景中的卷柏根多分叉,茎及分枝密集形成树状的主干,叶交互排列且边缘有细齿,能产生孢子进行繁殖;而灰藓片状丛生,茎细长,匍匐或倾立,叶密生,没有真正的根,能产生孢子进行繁殖。 (1)卷柏和灰藓在结构上最大的差异在于它有 ; (2)在分类上,卷柏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