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03485

校园小导游 第3课时《小讲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表格式教案)

日期:2025-10-2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5次 大小:496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校园,二年级,教案,格式,数学,上册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讲堂》第1课时教案 学科 数学 年级册别 二年级上册 共1课时 教材 人教版 授课类型 活动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课聚焦“小讲堂”活动,引导学生围绕方向知识展开研究与展示。教材提供了多种辨别方向的方法及工具介绍,有助于学生拓展方向知识,提升综合素养。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对方向有初步认识,但知识储备有限。他们好奇心强、乐于表达,适合通过小讲堂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主探究和表达能力。 课时教学目标 观察现实世界 1. 观察大自然中的方向指示现象,如树影、枝叶等。 2. 观察生活中的方向指示工具,如指南针、路线指示牌。 思考现实世界 1. 思考在不同情境下如何利用自然现象和工具辨别方向。 2. 思考方向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表达现实世界 1. 准确表达自己搜集的方向知识和研究成果。 2. 清晰描述利用方向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学会收集和整理方向相关资料。 2. 大胆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3. 掌握多种辨别方向的方法。 难点 1. 深入理解自然现象与方向的关系。 2. 利用小讲堂进行知识拓展。 3. 将方向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议题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 图片、指南针模型、课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问题导入 (1) 教师提问:“同学们,之前我们学习了一些关于方向的知识,那关于方向,你们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吗?”引发学生思考。 (2)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如“没有太阳和指南针时,怎么辨别方向?”“指南针是谁发明的?”等,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记录在黑板上。 (3)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和整理,引导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 (4) 教师说:“今天我们就来开展一个小讲堂活动,大家把自己研究的成果展示给全班同学。”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5) 教师讲解活动的规则和要求,如展示时间、展示方式等。 (6) 教师提醒学生可以通过查阅书籍、上网搜索等方式搜集相关资料。 (7)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选择的问题和初步的研究思路。 (8) 教师巡视各小组,倾听学生的讨论内容,给予指导和建议。 1. 思考并提出关于方向的问题。 2. 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 3. 了解活动规则和要求。 4. 分组交流研究思路。 评价任务 问题提得好: 选题有兴趣: 交流够积极: 设计意图 通过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明确活动主题。 活动探究 活动一:展示大自然辨向知识 自然现象辨方向 (1) 教师展示一些大自然中辨别方向的图片,如树影、枝叶、积雪等,说:“在野外迷路时,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我们先来看看太阳是怎么帮助我们辨别方向的。”引导学生观察图片。 (2) 教师讲解:“中午的时候太阳在南边,地上的树影正指着北方。”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这样。 (3) 教师展示北极星的图片,说:“北极星是盏指路灯,它永远高挂在北方。要是你能认出它,就不会在黑夜里乱闯。”引导学生了解北极星的作用。 (4) 教师展示大树枝叶的图片,说:“要是碰上阴雨天,大树也会来帮忙。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枝叶稀的一面是北方。”让学生观察枝叶的疏密情况。 (5) 教师展示沟渠里积雪的图片,说:“雪特别怕太阳,沟渠里的积雪会给你指点方向。看看哪边雪化得快,哪边化得慢,就可以分辨北方和南方。”引导学生分析积雪融化与方向的关系。 (6) 教师展示蚂蚁洞口、树年轮的图片,讲解蚂蚁洞口一般朝南,树年轮宽而疏的一面是南,窄而密的一面是北的原理。 (7) 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在野外还可以通过哪些自然现象辨别方向。 (8) 教师请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并进行总结和补充。 活动二:介绍方向指示工具 工具助力辨方向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