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04232

4.5 用双缝干涉实验测定光的波长 课件 (共31张PPT)高二上学期物理粤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5-10-03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6次 大小:982485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必修,选择性,2019,教版,物理,学期
  • cover
(课件网) 第四章 光及其应用 粤教版 选择性必修一 用双缝干涉实验 测定光的波长 第五节 知识回顾 光源 双缝 屏 S1 S2 振动加强的地方出现亮条纹 光的双缝干涉 单缝 获得一个线光源 (若是激光,可不用单缝) 将同一束光分成两束频率相同且振动情况完全一致的相干光. 形成亮纹的条件: 振动减弱的地方出现暗条纹 形成暗纹的条件: (k =±1, ± 2…) (k =±1, ± 2…) 知识回顾 双缝 屏 激光束 d:双缝间距(μm级别) l:双缝到屏的距离(cm) 由于 d l ,运用几何知识,得 则相邻两个亮/暗条纹间距为: 由于 θ 很小(近轴) ,得 以亮纹为例: θ θ r 光的双缝干涉 则亮纹到中心的距离: x = k λ d = k λ (k = 0,±1,±2 …) 一、实验目的 (1)观察白光及单色光的双缝干涉图样 (2)用双缝干涉图样测定单色光的波长 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单色光通过单缝后,经双缝产生稳定干涉图样,图中相邻两条亮纹间距△x、双缝间距d、双缝到屏的距离L、单色光的波长λ满足: 条纹间距 x a a2 a1 测量 x时,要测量n个亮纹(或暗纹)中心间的距离a,此时间距数为n-1 三、实验仪器 双缝干涉仪(由光具座、光源、滤光片、单缝、双缝、遮光筒、毛玻璃屏、测量头组成)、学生电源、导线、刻度尺. 光源 滤光片 双缝 遮光筒 毛玻璃 单缝 测量头 凸透镜 三、实验仪器 双缝干涉仪 单缝 双缝 毛玻璃屏 测量头 遮光筒 三、实验仪器 光具座:带有刻度尺的底座,上方安装光学元件 光源:灯泡光源(最好为线状灯丝) 透镜:使穿过单缝的光更加集中 三、实验仪器 单缝:获得线光源 双缝:获得两个相干光源 滤光片:装在单缝前,使光成为单色光 双缝干涉仪 三、实验仪器 双缝干涉仪 毛玻璃屏:在屏上观察干涉条纹 测量头:类似于游标卡尺或螺旋测微器 遮光筒: 防止外界光干扰实验 三、实验仪器 测量头:类似于游标卡尺或螺旋测微器 测量时: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亮条纹的中央 分划板 中心刻线 手轮 刻度 a2 a1 两个测量条纹间的距离 a=a2-a1 三、实验仪器 测量头:类似于游标卡尺或螺旋测微器 测量头分两种,一种是用游标卡尺进行测量,一种是螺旋测微器进行测量,在移动测量头的过程中,十字线始终处于观察视野中的中心位置。 知识回顾 游标卡尺读数规则: 主尺整毫米数(mm)+与主尺对齐的游标尺上第N根线×精确度(mm) 读数: 读数: 读数: 螺旋测微器读数规则:测量值(mm)=固定刻度数(mm)(注意半毫米刻度线是否露出) +可动刻度数(估读到下一位)×0.01(mm) 0 1 2 固定刻度: 每刻度为1毫米 45 0 40 可动刻度:50等分主尺上的0.5毫米,每等分为0.01毫米 半毫米刻度线 3 0 30 20 25 读数: 读数: 知识回顾 四、实验步骤 1、如图所示,将光源、透镜、遮光筒、光屏依次安放在光具座上. 2、取下双缝,打开光源,调节各器件高度,使它发出的光沿遮光筒轴线照亮屏(中心在同一高度); 3、装好单缝和双缝(缝沿竖直方向),调节透镜,使灯丝的像成在单缝上,调节单、双缝,使缝平行,这时在屏上会看到白光的干涉图样; 光源 滤光片 单缝 双缝 遮光筒 屏 透镜 单缝到双缝的距离为5-10cm 四、实验步骤 4、在单缝和光源间放上红色滤光片,观察红光干涉图样; 5、调节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左端某条(记为第1条)亮纹中心对齐,记下此时测量头刻度a1,将测量头朝右端移动,记下第 n 条亮纹中心位置a2;则第1条亮纹与第 n 条亮纹中心间距为a=a2—a1,则相邻亮纹间距为: 15 20 5 10 0 20 25 15 第1条时读数 第4条时读数 15 20 5 10 0 30 35 40 45 四、实验步骤 四、实验步骤 注意: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要对着亮(或暗)条纹的中心。 五、观察与记录 1、白光的双缝干涉图样 2、红光干涉图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