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04292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安徽省临泉田家炳实验中学(临泉县教师进修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0-0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0次 大小:396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安徽省,临泉县,年高,试题,语文,月月
  • cover
高三语文 (建议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永远在那儿运动、变化、发展,语言也是这样。语言的变化,短时间内不容易觉察,日子长了就显出来了。比如宋朝的朱熹,他曾经给《论语》做过注解,可是假如当孔子正在跟颜回、子路他们谈话的时候,朱熹闯了进去,管保他们在讲什么,他是一句也听不懂的。不光是古代的话后世的人听不懂,同一种语言在不同的地方经历着不同的变化,久而久之也会这个地方的人听不懂那个地方的话,形成许许多多方言。古代人说的话是无法听见的了,幸而流传下来一些古代的文字。文字虽然不是语言的如实记录,但是必得拿语言做基础,其中有些是离语言不太远的,通过这些我们可以对古代语言获得一定的认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的改变,许多字眼的意义也起了变化。比如“江”原来专指长江,“河”原来专指黄河,后来它们都由专名变成通名了。词义也可以转移。比如“涕”,原来专指眼泪,《庄子》里说:“哭泣无涕,中心不戚。”可是到汉朝它已经指鼻涕了,王褒《僮约》里说:“目泪下,鼻涕长一尺。”又如“信”,古代只指送信的人,现在的信古代叫“书”,《世说新语》载:“俄而谢玄淮上信至,(谢安)看书竟,默默无言。”“信”和“书”的分别是很清楚的。后来“信”由音信的意思转指书信,而信使的意思必得和“使”字连用,单用就没有这个意思了。 (摘编自吕叔湘《语言的演变》) 材料二: 被人们称作网络语言的,其实多指语言学上的“言语”。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在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区分了语言和言语:语言,指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言语,指人们对语言使用的过程与结果。人们所说的网络语言,往往指网民们在网络中对语言的使用。所以我们在这里不叫它网络语言,而称它为网络言语。 网络言语是新的时代语言多样化的体现。网上主要靠视觉符号进行交流,除了记录一般常见的言语,还记录一些特殊的群体用语。这些在总数中所占比例不多的特殊用语,可以认为是一种以视觉符号记录的特殊的社会方言。中老年网民的言语与平常人所说、所写的言语没什么两样。但网民以青年人为主,年轻人充满活力,这样一个生机勃勃的群体,在网络交流与传播过程中,自然会显露出青春的律动,闪烁出智慧的火花。 客观地说,网络言语目前的总体情况还是不错的,但毋庸讳言,一些格调不高的词语在网上也时有出现,产生负面影响。网络言语良莠不齐,这与社会环境多元化和言语表达个性化有关。不过,网络言语尽管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并不是洪水猛兽。说到底,网络只是工具,问题的根源在于人。网络言语是新事物,对它没必要怕,怕也没用。正确的做法,是接纳它,加强引导。就像对待一棵小树,一面要浇水施肥、精心呵护,另一面更要喷药杀虫、剪除枝蔓。 至于网络言语究竟会给汉语带来怎样的变化,现在还不好说。但相信,几千年来始终保持强大生命力的汉语,其今后的生命力只会更强。 (摘编自岑运强《新鲜的网络语言》) 材料三: 写作就是说话,为了生活上的种种需要,把自己要说的话说出来;不过不是口头说话,而是笔头说话。各人有他要说的话,我写作是我说我的话,你写作是你说你的话。并没有话而勉强要说话,或者把别人的话拿来,当作自己的话,都是和写作的本意相违反的。写成的文字平凡一点,浅近一点,都不妨事;胸中只有这么些平凡的经验和浅近的情思,如果硬要求其奇特深远,便是勉强了。最要问清楚的是:这经验和情思是不是自己胸中的?把它写出来是不是适应生活上的需要?如果是,那就做到了一个“诚”字了;写作和说话一样,“立诚”是最要紧的。 写作是极平常的可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