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04764

第5章 欧姆定律 章末小结 (学生版+答案版)2025-2026学年物理教科版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8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0次 大小:4802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答案,九年级,教科,物理,学年,2025-2026
    第5章 欧姆定律 章末小结 1.教科版9上P84图5-2-4 【命题点】欧姆定律的应用 【示例】通过电表的电流过大会有烧毁电表的危险。电流表的特点是电阻很小,在实验中决不允许直接把电流表接在电源的两极上。请用欧姆定律分析其中的道理:因为电流表的电阻很小,根据I=得,在电压一定时,通过它的电流,所以电流表容易烧毁。 2.教科版9上P91图5-4-4和图5-4-5 【命题点】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示例】电阻串联时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因此总电阻比任何一个串联电阻都大。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电阻并联时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横截面积,因此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并联电阻都小。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考点? 探究电流跟电阻、电压的关系 1.小红根据正确的测量数据绘制出电流与电阻(IR)的图像,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C) 2.(山东泰安新泰市期中)张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作出了如图所示的I-U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①通过导体甲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反比 ②导体甲的电阻小于导体乙的电阻 ③若将甲、乙两导体串联,当电路电流为0.1 A时,甲、乙两端的总电压为3 V ④将甲、乙两导体并联后接到电压为3 V的电源上时,干路中的电流为0.9 A A.只有②④ B.只有①③ C.只有①② D.只有③④ 由图像可知,通过甲、乙两电阻的电流与各自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例,即通过导体甲、乙的电流与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故①错误;由图甲可知,U甲=3 V时,I甲=0.6 A,R甲===5 Ω;由图乙可知,U乙=3 V时,I乙=0.3 A,R乙===10 Ω;所以导体甲的电阻小于导体乙的电阻,故②正确;将甲、乙两导体串联后接到电流为0.1 A的电路上,通过甲、乙两导体电流为0.1 A,由图像可知,此时甲电阻两端电压0.5 V;乙电阻两端电压为1 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特点可知,总电压等于各电压之和U总=U甲+U乙=0.5 V+1 V=1.5 V,故③错误;将甲、乙两导体并联后接到电压为3 V的电源上时,甲、乙两导体两端的电压都为3 V,由图像可知,此时通过两导体的电流分别I甲=0.6 A,I乙=0.3 A,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特点可知,干路中的电流I干=I甲+I乙=0.6 A+0.3 A=0.9 A,故④正确。 考点? 欧姆定律的计算 3.(河北衡水期中)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为4.5 V,电流表的测量范围为0~0.6 A,电压表的测量范围为0~3 V,定值电阻阻值为5 Ω,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50 Ω。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P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电压表的变化范围是1~3 V B.电压表与电流表的比值不变 C.滑动变阻器允许的调节范围是2.5~50 Ω D.电流表的变化范围是0.3~0.6 A 定值电阻R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闭合开关S,若滑片P向左移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流表的测量范围为0~0.6 A,故电流表示数最大为0.6 A,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为R总===7.5 Ω,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最小R滑小=R总-R=7.5 Ω-5 Ω=2.5 Ω,此时电压表示数最小U滑小=IR滑小=0.6 A×2.5 Ω=1.5 V;若滑片P向右移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电路中的电流变小,根据串联电路分压规律可知,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测量范围为0~3 V,当电压表示数为3 V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U定=U-U滑大=4.5 V-3 V=1.5 V,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I小===0.3 A,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大R滑大===10 Ω,故电压表的变化范围是5~3 V,滑动变阻器允许的调节范围是2.5~10 Ω,电流表的变化范围是0.3~0.6 A,故AC错误,D正确;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比值等于滑动变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