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 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必修1全册;必修2第一单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1.2024年考古学家在长江流域某遗址发现距今约5300年的水利系统遗迹,其规模宏大、设计科学,需大 规模协作才能建成。同时出土的陶器上发现刻画符号,部分符号与晚期甲骨文形态相似。此外,墓葬 中随葬品的数量和质量差异显著。根据这一发现可推断 ①生产工具不断革新将导致氏族制度的解体 ②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 ③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分工和阶级分化 ④奴隶社会水利工程体现国家强大组织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随着2025年的到来,全球罢工浪潮持续蔓延。1月10日,意大利铁路工人举行24小时全国罢工,抗议 工资停滞和工作条件恶化:3月31日,比利时爆发全国性罢工,要求提高社会福利和应对通胀压力。 关于上述罢工现象,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①罢工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②罢工现象是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 ③罢工预示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 ④罢工并未触及资本主义制度本身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 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 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桔’。”对此下列理解 正确的有 ①新的生产关系与旧的生产关系同时产生 ②社会形态的更替根本上受制于生产关系 ③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具有相对稳定性 ④生产力的发展必将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25年3月,在《共产党宣言》发表177周年之际,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发布《新时代科学社会主义 发展报告》。报告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强大生机活力,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文明进步提 供了新选择。”下列对此报道的表述,正确的是 【高三9月质量检测·政治第1页(共6页)】 X高三政治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B氏族制度解休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工具革新是生产力发展的表现,①入选。题干中“水利系统需大规 模协作建成”反映生产力水平提升(农业发展到新阶段),而“随葬品差异显著”说明私有制发展和阶级分化现象已出现, 由此可见这一发现可推断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分工和阶级分化,③入选。文字是文明的重要标志,但题干中刻画 符号尚未被证实为成熟文字,且文明时代的标志包括城市、文字、青制器等多重因素,②错误。该遗址距今约5300年, 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氏族社会),尚未进入奴求社会,④错误。 2.B资本主义国家罢工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导致劳资对 立,①正确。罢工是工人阶级争取经济权益(如提高工资、改善劳动条件)的斗争,属于经济斗争范畴,但未上升到推翻 资本主义制度的政治斗争,④正确。生产过剩是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②错误。虽然资本主义存在内在矛盾,但材料仅 体现工人经济斗争,不能直接得出“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的结论,③排除。 3.D旧的社会形态在“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不会灭亡,说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