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05595

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第一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题(含解析)

日期:2025-10-01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0次 大小:44775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贵州省,解析,试题,政治,月月,学期
    《2025-2026学年度观一中高一年级政治3月月考考试卷》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C B C B D B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C B C C A 1.C 【详解】①: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是收取地租,①错误。 ②:商周至汉晋时期涵盖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在奴隶社会后期,出现了封建制生产关系,铁制农具广泛使用,②正确。 ③:在原始社会早期,人们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为生,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③排除。 ④:商周至汉晋时期出现了阶级之间的对立,劳动人民深受压迫,④正确。 故本题选C。 2.B 【详解】①③:原始的集体生产转变为个体生产,而劳动者个体占有生产资料,依靠自身劳动累积剩余产品,并且在代际间传递劳动产品和生产资料的行为,标志着私有财产和私有制的产生,因此私有制产生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确立,①③入选。 ②:生产力的发展是私有制产生的根源,②错误。 ④:私有制并不会永远存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会消亡,④错误。 故本题选B。 3.C 【详解】①:当代资本主义劳资矛盾本质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政府作为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代表和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因此劳动者对政府政策的不满本质上是劳资矛盾的间接体现,而非矛盾转化,①不符合题意。 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各领域从业者对增长工资、改善工作环境和增加福利的要求迟迟得不到满足,说明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出现大罢工的根源,②符合题意。 ③:阶级斗争的根本目的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而非仅仅缓和矛盾,并且,通过谈判、立法等非暴力方式也可能缓和矛盾,“唯一正确途径”说法绝对,③错误。 ④:罢工潮使资本家面临损失,为保自身利益可能短暂妥协,满足工人部分要求,④正确。 故本题选C。 4.B 【详解】①④: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社会发展规律,为无产阶级斗争提供科学指导,其诞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飞跃,①④正确。 ②:十月革命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飞跃,②错误。 ③: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③错误。 故本题选B。 5.C 【详解】①: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①错误。 ②: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②正确。 ③: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社会主义应运而生,③正确。 ④:空想社会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弊端,但未揭示资本主义的本质,④错误。 故本题选C。 6.B 【详解】①③: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冲破世界帝国主义阵线,建立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①③正确。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发展,实现了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②错误。 ④: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④错误。 故本题选B。 7.D 【详解】③④:近代中国,林则徐、秋瑾、谭嗣同、孙中山等仁人志士的言行意在改变当时中国由少数人掌握政权、绝大多数人受压迫被剥削的积贫积弱面貌,改变封建专制统治与帝国主义侵略交织,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的基本国情,③④正确。 ①: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并非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而是帝国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