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05597

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第一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题.(含解析)

日期:2025-10-01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4次 大小:575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贵州省,解析,试题,政治,月月,学期
    《高二政治月考》参考答案 1.B【详解】①③:由诗人们云游贵州而产生的诗词广为流传,如“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云窍旁通吞日月,烟萝倒拔挂虹霓”,表明意识是人类社会历史活动的产物,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①③符合题意。 ②:意识具有能动性,符合客观规律的意识,能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其根本目的不是人的情感需求,②说法错误。 ④: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只有正确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2.C【详解】②④:一些美西方媒体出于意识形态偏见,罔顾现实,诬称“中国遭遇生物灾难”,犯了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且自欺欺人,对客观存在进行歪曲反映,②④正确。 ①:真理具有条件性,①错误。 ③;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但并不意味着追求真理的过程总是会出现谬误,③错误。故本题选C。 3.C【详解】①:具体科学为哲学的发展提供基础,①错误。 ②: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也引发了应该如何实现人类与人工智能和谐共存的哲学思考,这表明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②正确。 ③:哲学是改造世界的精神力量,正确的哲学是正确改造世界的精神力量,③错误。 ④:人工智能作为当今世界最引人注目的技术之一,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然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也引发了应该如何实现人类与人工智能和谐共存的哲学思考,这表明哲学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④正确。故本题选C。 4.C【详解】A: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A错误。 B: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属于量变,而非质变,B错误。 C:抗日战争期间,中日矛盾是主要矛盾,抗战胜利后,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抗日战争的结束表明中国社会主次矛盾发生转化,C正确且符合题意。 D: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中日之间的矛盾便不再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D排除。故本题选C。 5答案 D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中国与世界的关系,①不符合题意。“世界之中国”的定位体现了把中国置身于普遍联系的世界之中,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②正确。中国作为世界的一部分,对构建世界秩序起着重要作用,但不是决定作用,③错误。“世界之中国”的定位、使命与担当启示我们要重视局部发展,通过局部发展推动整个世界的发展,④正确。 6.C【详解】③④:成语“纲举目张”,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带动其他环节,这是主次矛盾的不平衡表现,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③④符合题意。 ①②:材料没涉及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没涉及矛盾的特殊性,①②排除。 故本题选C。 7.D【详解】③④:科学家们为了测量海洋温度发明了海洋遥感、水深测量等各式各样的工具。为进一步自动进行大规模的观测,“探海神器”Argo应运而生,这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工具延伸人的器官,为认识的深化提供了条件,促进人类认识发展,认识是无限发展的,③④符合题意。 ①:正确的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来完成,而这种循环是一种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①错误。 ②: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都有正误之分,在都正确的前提下,二者都可靠,只是正确的理性认识比正确的感性认识更深刻,所以不能说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可靠,②错误。故本题选D。 8.D【详解】①:材料未涉及铸牢法治教育保障,①不符合题意。 ②:开展爱国主义宣传活动有利于提高思想道德素养,而不是提高科学文化素养,②不合题意。 ③④:某校团委积极响应爱国主义宣传,通过组织观看爱国主义题材影片,组织参观革命烈士陵园、消防队基地等活动,把个人理想融入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之中。这说明该校团委开展爱国主义宣传活动坚持思想引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坚持教育引导、增强爱国主义情怀,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