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05728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0-0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0次 大小:4202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宁夏回族自治区,次月,答案,试卷,语文,第二
    2026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答案 【答案】1. C 2. A 3. D 4. ①食物多样性丧失,许多食物濒临灭绝。如果全球食物体系仅仅依赖少数几种作物,一旦遭遇病虫害或极端天气,食物体系会面临极大的崩溃风险。 ②破坏人与自然的关系,影响人类的生活。一旦某种食物、某种地方产物或作物濒临灭绝,那么人类与之对应的生活方式、知识技能、地方经济和生态系统也会面临风险。 5. ①从文化角度看,不同地区的人们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美食接受度越来越高,促进了全球美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但也意味着文化多样性的扁平化,最终使餐饮文化失去独特性与生命力。 ②从生态角度看,全球美食共享虽然丰富了世界各地人们食物的选择,但也意味着少数作物主导全球饮食,会导致农田生态单一化,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进一步加剧气候危机,威胁人类的长远生存。 【解析】 【导语】这篇选文以饮食趋同现象为切入点,深刻揭示了现代农业文明的隐忧。作者通过历史对比展现饮食变革的剧烈程度,以“绿色革命”为典型案例,剖析了追求产量导致的生态单一化危机。文中巧妙运用Kavilca小麦等具体物种的濒危案例,将抽象的食物多样性问题具象化。最后提出“美味方舟”的解决方案,形成“问题-分析-对策”的完整论述结构。文章兼具科学严谨性与人文关怀,在全球化背景下引发对传统饮食文化保护的思考。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导致人类数量倍增,人们承担着食物体系崩溃的风险”错误。原文明确人口倍增是“绿色革命”的结果,而非放弃物种遗传特性、依赖少数作物直接导致,二者无因果关系;“人们承担着食物体系崩溃的风险”时态错误,原文是“并将承担食物体系崩溃的风险”。 B.“作者达恩·萨拉蒂诺认为,这是人类历史进步的一种体现”错误,于文无据。作者对过去150年饮食变化的态度并非肯定为进步,而是指出这种“多样”是“全球蔓延方式都一模一样”的趋同,且称之为“空前的大型实验”,暗含担忧,无“进步”表述。 D.“国际慢食协会……将自己知道的濒危食物加入其中”错误。将自己知道的濒危食物加入“美味方舟”的是世界各地的农民、厨师和“慢食运动”参与者,而不是国际慢食协会。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证手法,分析论证特色的能力。 A.“论述了提升食物多样性对人类未来发展的重要性”错误。第二段举寿司、咖喱、麦当劳、牛油果等例子,目的是论证“提供给我们的食物乍一看多种多样,但接着你就会意识到,这种‘多样’在全球蔓延的方式都一模一样”,论述了当下饮食趋同现象的严重性;而非提升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概念的能力。 饮食趋同的核心特征:全球饮食向少数物种、统一模式靠拢,挤压传统、区域特色食物的空间。 A.强调食物种类需求减少,体现了饮食趋同现象。 B.强调大豆占据食物主导地位,体现区域食物变为全球通用,符合饮食趋同现象。 C.强调食物食用地区广泛,体现区域食物全球化,符合饮食趋同现象。 D.挖掘区域特色、避免趋同的做法,表现食物多样化;与饮食趋同完全相反,故不能体现。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①原文“长久以来,人类食用的植物约有6000种,但现在……少数几种食物占据了主导地位”,可知饮食趋同导致食物多样性丧失,许多作物濒临灭绝,全球食物体系过度依赖少数作物,“一旦遭遇病虫害或极端天气……会面临极大的崩溃风险”,直接威胁人类食物安全。 ②原文“种下大量的单一品种作物,接着每天烧掉数百万桶石油来制造肥料……透支未来”,说明饮食趋同导致人类破坏植被、消耗不可再生资源,且农药化肥的滥用会污染土壤与水源,破坏人与自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