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高一地理月考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C B A B B D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A B A C A 1.C 2.B 【解析】1.读图可知,木星冲日现象发生时,木星、地球和太阳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此时木星与地球的距离一年中最近,且在夜晚时观测木星最清晰,A错误、C正确;太阳系各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都自西向东围绕太阳公转,B、D错误。故选C。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地球相比,木星质量和体积较大(引力较大),更靠近小行星带,导致其对小行星的吸引力较大,更易被小行星撞击,B正确;木星没有液态水、表面温度低和卫星数量多与其更易被小行星撞击无关,ACD错误。故选B。 【点睛】太阳系的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除了木星,火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也可以产生冲日现象。 3.C 4.B 【解析】3.月相是由于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时,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背对着地球,此时地球上的人们看不到月球被照亮的部分,这就是农历初一的月相,称为新月。观察所给的图,在c位置时,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符合农历初一月球、地球、太阳三者的位置关系。所以农历初一月球的位置是c,a是满月,b是下弦月,d是上弦月,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7天后是正月初八,出现的月相应为上弦月,上弦月时,天球上月球与太阳相距90°,一半被照亮的月相黄昏(日落)时可见,从而出现日、月同天景象;日落时月球在最高处(上中天),且月面朝西;3月7日,太阳直射南半球,日落方位是西南方地平面,由以上分析可知,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月相变化的规律: 新月(初一) 上弦月(初七、初八) 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 满月(十五、十六) 新月 日、地、月三者成一直线,月居中 上弦月 日、地、月三者成一直角 月相变化时日地月的位置关系 满月 日、地、月三者成一直线,地居中 下弦月 日、地、月三者成一直角 月相与农历:春节、端午、重阳和中秋等节日。 5.A 6.B 【解析】5.从图中年轮宽度和太阳黑子数的相关性曲线来看,两者变化周期相似,太阳黑子增多时,树木年轮宽度也相应增加,太阳黑子减少时,树木年轮宽度也相应减小,但变化并未呈一定比例,说明两者之间具有正相关的关系,A正确,BCD错误。故选A。 6.年轮宽度的大小表示植物生长的茂盛状况,植物生长状况一般主要受当地气候条件影响,图中太阳黑子的多少与树木年轮宽度的相关性,表明太阳活动对地球上气候变化会产生明显的影响,B正确;电磁波能扰动地球的电离层、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太阳风使两极地区出现极光,都不会影响树木的生长,因此不是此图反映的问题,ACD错误。故选B。 【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扰动地球大气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在高纬度地区产生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变化,与降水量变化存在相关性。 7.B 8.D 【解析】7.侏罗纪景观复原图中显示,动物以恐龙为代表,恐龙属于爬行动物,出现在中生代,该时代被称为爬行动物的时代,B正确;海洋生物的时代一般是指古生代,A错误;远古生物的时代一般是指前寒武纪,C错误;哺乳动物的时代一般是指新生代,D错误。故选B。 8.图为侏罗纪景观复原图,该时代为中生代,属于爬行动物的时代,恐龙繁荣,A正确,不符合题意;中生代末期鸟类出现,B正确,不符合题意;中生代为裸子植物时代,裸子植物繁荣,C正确,不符合题意;被子植物出现在中生代,但被子植物繁盛时代为新生代,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地壳演化史中,动物界发展阶段:元古代为动物孕育、萌芽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