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06269

4.1概念的概述 课件(38张)-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日期:2025-11-19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1次 大小:2544555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政治,逻辑,必修,选择性,统编,高中
  • cover
(课件网)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关于概念 关于判断 关于推理 含义 基本特征 方法:定义、划分 含义和基本特征 语言表达方式 简单判断 复合判断 推理 演绎推理 归纳推理 类比推理 第二单元 单元结构 准确把握 概念 第五课 第六、七课 核心问题:什么样的思维是合乎逻辑的思维 第四课 正确运用 判断 有效进行 推理 第四课 准确把握概念 4.1 概念的概述 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1.理解概念的含义;把握概念与语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概念的基本特征;理解概念的内涵及外延;把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关系(能够剖析某一具体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以及不同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重难点)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科学精神:理解概念的含义与特征,正确运用概念,搜集经典概念,分析其内涵和外延,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发扬科学精神,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公共参与:遵循规则,正确进行下定义、进行划分。 议一议:概念是逻辑思维的细胞。细胞出了问题,机体就会产生故障。同样,概念出了问题,相关的思维也就会不正确。那么概念究竟是什么?我们如何才能准备把握概念? 自 主 学 习 阅读教材P22-25,梳理标划以下问题答案,着重记忆星号内容。 1.事物的属性及分类是什么? 2.什么是概念?概念具有什么性质?★ 3.概念是如何表达出来的? 概念与语词有什么关系?★ 4.什么是概念的内涵?什么是概念的外延?二者有什么关系?★ 5.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有哪些?▲ 《新论·鄙名第十七》载:庄里有人字其长子曰盗,次子曰殴。盗持衣出耨,其母呼之曰盗,吏因缚之。其母呼殴殴喻吏,遽而声不转,但言殴殴,吏因殴之,盗几至于殪。 思考:这种情况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给我们什么启示? 母亲与官吏对“盗”和“殴”两个概念的理解不同引起的。“盗”母亲理解为“长子之名”,官吏理解为“盗贼”;“殴”母亲理解为“次子之名”,官吏理解为“殴打”。 如果不能明确概念,就有可能引起概念混淆,造成误解。 “盗”与“殴” 情境探究一 举例:1.配钥匙师傅:你配吗? 2.食堂阿姨:你要饭吗? 3.快递小哥:你是什么东西? 4.垃圾分拣阿姨:你是什么垃圾? ①含义:事物的性质和关系统称为属性。 ②分类:事物的属性可分为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 一、概念的含义 例如:“西红柿是红色的”。其中“红色”是“西红柿”的性质。 “4大于2”,这里“大于”表示的是“4”与“2”的关系。 属性 本质属性 非本质属性 一事物成为自身并使该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内部规定性。 某事物具有,其它事物也可具有的属性。 1.属性 思考:这样情况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探究与分享一: --其概念没有揭示出人的本质属性 有一天,柏拉图与学生们在园林中散步。一个学生问柏拉图:“您说,人是什么?”柏拉图思考了半晌,对学生说:“人依靠两条腿走路,依我之见,人是两腿直立的动物。” 于是有一个调皮的学生,不知从哪里抓来一只鸡,问柏拉图:“请问老师,这是人吗?”鸡长有两条腿,但鸡显然不是人。柏拉图觉得自己的说法有漏洞。连忙修正自己刚才的说法:“人是没有羽毛的两腿直立的动物。”柏拉图心想:人与鸡的区别只不过在于人没有羽毛而鸡有羽毛。又有一个学生,找来了一只拔光了羽毛的鸡,在柏拉图面前高高举起.问老师:“这只没有羽毛的鸡,难道是您说的人吗?”“哈哈哈!”学生们大笑了起来。从此以后,学园的学生就把那只没有羽毛的鸡称作“柏拉图的人”。 Please enter the relevant text content here. Operation method: select all the text in this paragraph with the mouse, and enter the text directly to replace it. The text format will not change. 有眼睛、有鼻子、耳朵、有四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