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08667

1.2《齐桓晋文之事》课件(共44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10-0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4次 大小:89989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5-2026,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孟子·梁惠王上》 1、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学会从语言入手读通读懂文言文。 2、赏析《孟子》文章的语言特点、论辩特点,分析文章中人物形象。 (重点) 3、了解孟子仁政、王道、民贵君轻等思想,并思考这些思想在当今社会的价值。 (难点) 学习目标 胡龁(hé) 衅(xìn)钟 觳觫(hú sù) 褊(biǎn)小 彼恶(wū)知之 忖度(cǔn duó) 舆(yú)薪 便嬖(pián bì) 莅(lì)中国 商贾(ɡǔ) 惛(hūn) 放辟(pì) 邪侈(chǐ) 畜(xù)妻子 豚(tún) 彘(zhì) 庠(xiánɡ)序 孝悌(tì) 颁(bān)白 假如你现在穿越回到了春秋战国时代:你面对的是一个这样的世界:战乱频繁,大国吞并小国。你要在这个困局中完成大一统的伟业。 一条是选择“霸道”,用鲜血与白骨,通过战争不断地吞并,最终统一天下; 一条是选择“王道”,用“仁”治国,以“民”为先,通过“仁治”使天下归心,万国来朝。 哪一条路更容易,而你会选择哪一条?孟子选择了哪一条路? 课堂导入 齐桓晋文之事 九合诸侯 一匡天下 齐桓公 定乱扶周 破楚救宋 晋文公 用武力称霸诸侯的事业 霸主 题目解读 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 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宾前 助词,的 使……听到 代词,这些人 谈论 “是以”宾语前置,“以是”因此。 不得已,“以”,通“已”,止。 ,行王道以统一天下 如何 安民,养民 阻挡,抵挡 宾前 像 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可以说给我听听吗?” 孟子回答说:“孔子及弟子之中没有讲述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人,因此后世失传了。我没有听说过这事。(如果)一定要说一说,那么还是说说行王道的事吧!” (齐宣王)说:“要有什么样的德行,才可以行王道以统一天下呢?” (孟子)说:“安民、养民就可以称王了,(这样的王)没有人可以阻挡他。” (齐宣王)说:“像我这样的人,能够安民吗?” (孟子)说:“可以。”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宾前 状后 从何处 表修饰 到,往 用来 古代新钟铸成,用牲畜的血涂在钟的缝隙中行祭。 衅,血祭。 恐惧发抖的样子 如此,这样 走向 既然这样,那么 兼词,之乎 用来 认为 吝惜 本来 (齐宣王)说:“从何处知道我可以做到呢?” (孟子)说:“我从胡龁那听说这样一件事说:您坐在大殿上,有个人牵牛从殿下走过。您看见了,问道:“牛(牵)到哪里去?”(那人)回答说:“准备用(它的血)来祭钟。”大王您说:“放了它吧! 我不忍看到它那恐惧战栗的样子,这样没有罪过却走向死地。”那人问道:“既然这样,那么废弃祭钟的仪式吗 ”你说:“怎么可以废除呢 用羊来换它吧。”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 ” 齐宣王说:“有这事。 ” 孟子说:“这样的心就足以称王于天下了。百姓都认为大王吝啬。我诚然知道您是于心不忍。 ”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 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王若隐其无罪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