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10501

8.2分析与综合及其辩证关系 课件(37张)-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日期:2025-10-24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00次 大小:9931248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政治,逻辑,必修,选择性,统编,高中
  • cover
(课件网) 全书导图 研究思维的规律和方法的学问 逻辑思维规则 辩证思维方法 思维 意识 理性认识 广义 狭义 逻辑学 辩证逻辑 形式逻辑 广义 狭义 方法 运用 狭义逻辑学 《逻辑与思维》 科学思维 创新思维能力 一单元 总论 观念 二、三单元 分论 规则、方法 四单元 能力 含义 特征 方法:适度原则 原因 要求 思维抽象 思维具体 辩证分合 质量互变 辩证否定 含义 特征 方法:分析、综合 准确把握 第九课 第十课 第八课 正确理解 有效进行 单元地位:辩证思维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认识论在思维领域中的延伸和具体化,衔接和补充了哲学模块的内容。 主要内容:辩证思维的含义、特征和基本方法。 核心问题:如何增强辩证思维能力,处理复杂问题。 第三单元: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思考: 结合视频和时政链接,谈谈我国为什么要实施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 导入新课 统编教材选必三《逻辑与思维》 8.2 分析与综合及其辩证关系 第八课 把握辩证分合 自主学习 学生活动:认真阅读教材P76-79,完成下列要求 1.分析的必要性和含义。 2.分析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3.分析思维的优点及缺点 。 4.综合的必要性和含义。 5.综合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6.综合思维的优点及缺点。 6.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是什么?哲学基础和要求? 01 分析与综合的含义 医学史上曾有这样一个难题:许多失血病人若不及时输血,很可能丧生;若输血,又常常因血液混合而凝集,造成血管阻塞的可怕后果。通过分析血液成分,人们发现,血液中含有血细胞和血浆。血细胞中的红细胞含有A凝集原和B凝集原,血浆中的血清则含有与它们相对抗的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依据红细胞所含A、B凝集原的不同,人们分析得出了不同的血型,再考虑献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之间是否会发生凝集反应,找到了输血的规律。 思考:1.要解决输血难题,人们为什么要分析血液成分? 2.从分析血液成分到发现输血规律,你是怎样看待其中的思维方法的? 如果不深入分析血液的成分,就不能深刻地把握不同血液的性质,在输血时就会出现因血液混合而凝集,造成血管阻塞的可怕后果。对血液成分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在深刻和精确的认识基础上发现输血规律,解决输血难题。分析血液的成分用的是分析方法。 只有运用分析的方法,才能深刻把握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以及在复杂的发展过程中的若干阶段。没有分析就不可能深刻地认识事物。 1、要解决输血难题,人们为什么要分析血液成分 2、从分析血液成分到发现输血规律,你是怎样看待其中的思维方法的 从分析血液到得出输血规律,其中主要使用的是综合方法。要形成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必须把通过分析得到的对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以及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若干阶段的认识,按照对象所固有的联系重新组合起来,需要运用综合方法。 从分析血液成分到发现输血规律,其中运用了分析的方法和综合的方法,是综合指导下的分析和在分析基础上进行的综合。现代科技以更为精密的仪器分析血液的成分,使人们对输血规律的把握更为准确了。 提示: 复杂多样的客观事物是以有机整体的方式存在和发展的。为了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们需要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要素暂时地分割开来,把被考察的部分、要素从对象整体中抽取出来。只有这样才能逐步“解剖”认识对象。P76-1 中国不同时代存在不同的矛盾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 新民主主义社会 (1949———195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56—21世纪中) 中国人民与三座大山之间的矛盾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