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第二课时:酶的特性 酶的性质 酶与无机催化剂的共性 1.都能催化化学反应,提高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时间,但不改变平衡点。 a b c 时间 产物浓度 a 加酶 b加无机催化剂 c不加催化剂 酶的性质 酶与无机催化剂的共性 1.都能催化化学反应,提高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时间,但不改变平衡点 2.都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而实现催化作用 3.反应前后其性质和数量不变 酶的特性 高效性 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1)原因 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2)意义 ①保证了细胞内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 ②保证了细胞内能量供应的稳定 。 主动运输 无机催化剂催化的化学反应范围比较广,那酶能像无机催化剂一样,催化多种反应吗? 酶的特性 探究·实践 探究酶是否能催化多种反应? 材料:淀粉溶液,蔗糖溶液,淀粉酶溶液,蔗糖酶溶液,斐林试剂,碘液, 水浴锅等 方案一 酶相同、底物不同 ① 底物1 + 酶溶液 ② 等量底物2 + 等量相同酶溶液 方案二 底物相同、酶不同 ① 底物 + 酶溶液1 ② 等量相同底物 + 等量酶溶液2 酶的特性 方案一 酶相同、底物不同 实验步骤 一 二 三 四 实验现象 结论 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淀粉酶溶液,轻轻振荡使试管内液体混合均匀,然后将试管下半部分浸入60℃左右的水浴锅中,保温5min 2号试管中加入2mL蔗糖溶液 取出试管 加入斐林试剂(边加边振荡) 60℃水浴2min 1号试管中加入2mL淀粉溶液 无变化 砖红色沉淀 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水解,不能催化蔗糖水解。 取两支试管,编号1、2 能用碘液鉴定吗? 不能,因为碘液无法鉴定蔗糖是否反应 注 酶的特性 方案一 酶相同、底物不同 因为教材中P81页“探究·实践”中所给的实验用品没有水浴锅,而是热水、试管夹、石棉网、大烧杯、酒精灯等。 因此教材中是先将装有淀粉酶+不同底物的试管浸到60℃左右的热水保温5min;之后再向这两支试管加入斐林试剂并放到盛有热水的大烧杯中,并使用酒精灯加热煮沸1min。 酶的特性 实验步骤 一 二 三 四 实验现象 结论 1号试管加入2滴淀粉酶溶液 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mL淀粉溶液 变蓝 不变蓝 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水解,不能催化蔗糖水解。 取两支试管,编号1、2 方案二 底物相同、酶不同 2号试管加入2滴蔗糖酶溶液 反应5min后,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碘液 注 能不能用斐林试剂鉴定? 可以,淀粉不能与斐林试剂反应出现砖红色沉淀,而淀粉的水解产物可与斐林试剂反应出现砖红色沉淀 酶的特性 高效性 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专一性 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如:脲酶—只能催化尿素分解 过氧化氢酶—只能催化H2O2分解 如:胰蛋白酶—水解赖氨酸、精氨酸的羧基与其他氨基酸的氨基形成的肽键 意义:保证了细胞代谢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 酶-底物 复合物 (1)锁钥学说:认为整个酶分子的天然构象具有刚性结构,酶表面具有特定的形状。酶与底物的结合如同一把钥匙对一把锁一样。 (2)诱导契合学说:酶表面并没有一种与底物互补的固定形状,酶的活性中心是柔软的而非刚性。当底物与酶相遇时,底物诱导酶活性中心的构象发生变化,形成了互补形状,从而有利于底物的结合。反应结束后酶的活性中心又恢复了原来的构象。 主动运输 许多无机催化剂能在高温、高压、强酸或强碱条件下催化化学反应。酶起催化作用需要怎样的条件? 酶的特性 探究·实践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酶催化特定化学反应的能力称为酶活性。酶活性可用一定条件下催化某一化学反应的速率表示。若细胞生活的环境条件发生改变,酶活性怎么变? 酶的特性 探究·实践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提出问题 资料一:初中做消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