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401160

2016年秋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精品教案:19.《世说新语》二则

日期:2024-05-0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9次 大小:2668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16,年秋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精品
  • cover
19.《世说新语》二则 第一课时 《期行》 【学习目标】 1.积累“期”“舍”“否”等常见的文言词语。(重点) 2.能合理补充故事情节,复述故事,感悟体会“友人”“元方”的性格特点。(重点) 3.评述人物,辨别是非;认识诚实守信和尊重他人这些传统美德的价值。(难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有这么一本书,书的编写者选取社会名流的生活小事随手而记,以德行、言语、政事等分类编排,读这本书中的故事,既可了解古代社会的风气,又能感悟做人的道理,这本书被称为“名士的教科书”,它就是《世说新语》。今天,我将与大家一同学习书中的一个小故事《期行》。 二、自主预习 1.文学常识。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期行》选自“方正”一门。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爱好文学,喜欢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 2.词语积累。 (1)古今异义词 太丘舍去(古义:离开;今义:到、往) 相委而去(古义:丢下、抛弃;今义:委屈、委托) 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回头看;今义:照顾) 下车引之(古义:牵引、拉;今义:引导) (2)词类活用 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名词作动词用) (3)通假字 尊君在不(通“否”,读“fǒu”) 3.自读课文,借助字典,初步疏通课文,并圈画出不能解决的文言字词。 三、合作探究 (一)疏通课文,积累字词 1.学生提出不懂的字词,并通过交流解决问题。 明确:多媒体显示一些需要重点掌握的字词,见自主预习2。 2.学生复述课文;对比复述,补出课文省略的部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友)不至,太丘舍(友)去,去后(友)乃至。元方时年七岁,(于)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元方)答曰:“(家君)待君久(君)不至,(家君)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人)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君)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君)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二)整体感知,把握情节 这是一篇文言小说,文章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各写了什么? 明确:开端:期行不至,太丘舍去。 发展:客问元方,怒骂太丘。 高潮:元方聪敏,据理反驳。 结局:客惭下车,元方不顾。 (三)合作探究,分析形象 1.友人为什么“怒”?元方是怎样反驳“友人”的? 明确:友人认为陈太丘不等他来就走了,是失约的表现。元方反驳抓住两点:一为“不信”,二为“不礼”。 2.用“这是一个……的太丘(友人、元方),因为他……”的句式说话。 明确:示例一:这是一个没有耐心的太丘,因为他与友人约定同行,友人晚一点来,他径自走了。 示例二:这是一个既不守信又无礼貌的友人,因为他不守时,并且当着元方的面骂元方的父亲。 示例三:这是一个态度诚恳又知错勇改的友人,因为他在元方一番义正严辞的批评后,“惭”而且“下车引之”,表现得较为诚恳,有知错勇改的精神。 示例四:这是一个落落大方、聪明机灵的元方,因为他面对友人对父亲的责难,据理力争、针锋相对。 3.元方的“入门不顾”,你是如何理解的?请说说自己的看法。 明确:示例一:元方以客“无礼”“无信”为核心进行责备。可见他懂礼识仪,对粗俗的客“入门不顾”,又体现了他刚直不阿的性格。 示例二: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子骂父的人,其品行低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拒之于千里之外。 示例三:元方只有七岁,他的所作所为体现了他年龄特征,是他坦率的表现。 示例四: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并且知错就改,善莫大焉,一个大人能当面对一个小孩认错,应该给他一个改正的机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