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看到这些图片,你想到了哪一个传统节日? 团 团 圆 圆 过 中 秋 中秋由来 在二十四节气“秋分”时节,是古老的“祭月节”,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而来。 在传统文化中,中秋节庆源自古人对月亮的祭祀,是中华民族祭月习俗的遗存和衍生。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着古老的渊源。 2018年我国设小长假,希望人们可以和家人团聚。 中秋由来 拜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祈求福佑。 祭月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你知道中秋节的哪些习俗呢? 赏月 吃月饼 圆圆的月饼象征着团圆、团聚。中秋时节,家人围坐赏月、分食月饼,寓意着 “阖家团圆”,寄托了人们对家庭和睦、亲人相聚的期盼。 猜灯谜是中国独有的民俗文娱活动形式,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成为中秋节不可或缺的传统活动之一。 承载祈福与吉祥 点亮灯笼也被视为向天地、祖先传递美好心愿,祈求家庭平安、五谷丰登、生活红火。 敲锣打鼓是中国节庆中极具标志性的民俗仪式。锣鼓声在传统民俗中象征“驱邪纳福”,敲打的节奏越响亮,越寓意“日子红火、平安顺遂”。海外华人敲锣打鼓时,既祈愿自身在异乡生活安稳、事业顺遂,也暗含着对故土亲人的牵挂。 赏桂花 玩花灯 饮桂花酒 北京 海边 不同习俗、丰富的活动寄托着人们深深的祈盼,为中秋节增添一份美好。 古人常以写月的诗词来寄托他们的思乡之情,我们来读一读。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看到月亮你会想到谁? 嫦娥一个人在月亮上,她会开心吗?她会想谁呢? 中秋节,我们全家去看望爷爷奶奶。晚上,一家人围坐在院子里赏月,吃着奶奶做的月饼,有说有笑,真是高兴啊!爷爷给我们讲了嫦娥奔月的故事,在香港的姑姑打来了问候的电话。 我想,如果每年中秋节都能团 团圆圆,那该多好啊! 姑姑为什么要打来问候电话呢? 你们家过中秋时,有没有谁没回来?你们是怎么联系他们的? 书信寄相思 视频传笑脸 今天的我们,虽然不用像古人那样“遥寄相思”,但中秋的月亮依然在提醒我们:不管相隔多远,家人的心永远紧紧连在一起。和家人围坐赏月时的笑声,电话里亲人的问候,这些都是中秋节最珍贵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