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春江花月夜》中通过比喻和侧面烘托表现月光洁白明亮的诗句是“ 21.苏轼一生跌宕沉浮,其书作皆为一生心画,各具姿态。请把下面苏轼的三幅作品截 图按照时间先后排序,并结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理由。要求语言简明,表达流畅, (5)《滕王阁序》中王勃通过“秋水”和“秋山”表现出秋日特有的清寒景色的诗 不超过80字。(4分) 句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 毛笔又名毛颖、寸翰等,其笔锋的弹性和幻变是成就中国书画艺术之美的重要因素。 将 考 10 它不仅为意象造型带来惊喜,还为创新技法提供空间。①书画同源,②皆强调一个 A.《渡海帖》 B.《宝月帖》 C.《寒食帖》 “写”字,③本质上都是笔锋运转而生成的精神印迹。④关于这一点,从两者始终追求 顺序:( )→( )→( 点线本身的情趣意味便可窥一斑。⑤毛笔作为传统书画之美的首要工具,⑥写出,点线风 骨,⑦绘出勾皴神韵。 成功的书画作品离不开毛笔性能的极致发挥,而“笔力”关键则在于运笔技巧。毛 笔的使用还夹裹着新、盛、残之阶段性内涵,即新笔之芒,相当于青年之勇;盛笔之茂, 相当于中年之壮;残笔之拙,相当于老年之苍。三种状态的生发,丰富了书画作品的 境界。 22.非遗工坊里,文化推广人员正在用VR设备开发“毛笔虚拟体验”项目,人们带上 。浓墨令笔锋钝滞,线条厚重沉郁;淡墨使笔锋流畅,线条轻薄飘逸。泼 眼镜就能在虚拟空间“亲自”体验与毛笔相关的多种活动。请你结合材料内容,仿 墨似云涌,颤笔如雨坠,笔法与墨法相互配合、相得益彰,方显无尽的艺术魅力。 照下面已开发项目,拟写一个新的项目名。(4分) 宣纸是毛笔的舞台。生纸渗水性强,笔锋钝涩,如车轱涉泥泞;熟纸光滑,笔锋流 已开发项目:百工凝匠意,一管写春秋一毛笔制作百道工序体验 利,似玉珠滑琉璃。笔墨勾画释放笔纸特性,凸显纸纹肌理,生发苍茫墨韵,可以说是 ),拓展出奇妙的艺术空间。 四、写作(60分) 正如刘熙载《艺概·书概》所言:“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本。”毛笔是人传递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情感的工具。同样的笔不同的人来用,或者不同的笔相同的人来用,效果各异。 老子认为“知足者富”“知足不辱”。鲁迅却说:“不满是向上的车轮。”习近平 如今,虽然毛笔不常使用,但其被赋予的中国文化之柔软与坚韧,必将在传统与现 总书记也说:“我们不能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代的碰撞中开辟一片新天地。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18.文中第一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 畅,逻辑严密。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19.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笔记笔意,墨承人意 B.笔承人意,墨记笔意 C.浓墨承意,淡墨含情 D.淡墨含情,浓墨承意 20.填入文中第四段括号内的词语,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浑然一体 B.入木三分 C.珠联璧合 D.各得其所 高二语文ZT·第9页(共10页) 高二语文ZT·第10页(共10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